近日,微博名为38号美系性能控的车评人发布了一个拆车视频,表示开哈弗H9进行了一次越野穿越,却险酿大祸。作为一名看热闹的围观者不禁好奇,这38号到底是何许人也。
百度一搜,目测此人是个富二代,是日系车的死忠,翻看其之前的微博,经常有做一些关于日系车的评测。此人极端情绪化,为达目的经常事前导演的好像是偶然的出行,然后进行钓鱼式的试车。说是车评人吧,他对车辆并不全面比较,说是客户吧,他去的那些地方,让人理解不了,反应的东西也不是质量问题。说是玩家吧,他比玩家还狠,人家是玩车,他是玩命。昨日38号又放出大招了,声称要把差点让自己送命的H9给卖了,评论里不少人出价的,不知道最后会不会真卖出去,不过38号又不差钱,不如直接弄个抽奖活动将H9作为奖品送给一直支持自己的粉丝岂不皆大欢喜。 虽然我觉得无论如何把自己看不上,“差点送了性命”的车无论是买还是送我觉得都是不负责任的。
说了半天,38号还是使用的那一套大呼小叫的炒作手段,不管什么都往安全上扯。可扯来扯去,没逻辑了吧。就连他自己都说,任何设备都代替不了个人的经验和操作,那为什么拿一种属于特性而非优劣的技术来说事呢,而在冒充公知的同时又假装无意地用H9做例证呢。而且大家想想就能知道,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据称的悬崖边上玩越野,而且还很凑巧地一辆是小车吉姆尼,采用机械式差速锁,另外一辆就是H9,用的是电子差速锁。我只能说太佩服他的剧作+导演+拼命娱乐的精神了。拿小车吉姆尼来增强戏剧性,可能是受了当年“汉兰达坡”的启发,当年最让汉兰达车主受不了的是这么一句词“QQ都上去了,面包车都上去了”。现在他如法刨制,说“吉姆尼都上去了”。但是这是一回事吗? 首先,当年汉兰达事件,别的越野车以及不为越野而生的轿车也上去了,最后发现是车都能上,说的是车的底线的功能。而这次呢,恐怕大家都能看出其实吉姆尼在这个项目中还有一定优势,大家可能在视频中看了,在道路狭窄的情况下,可能吉姆尼由于自重轻,车小比较适应路况等原因就能过去。当然,实际越野的路况非常复杂,而且这种情况我觉得不能再重复性地验证了,如果能,我倒是建议车黑车粉们再来一次,当然为了公平起见,需要拉着其它不是机械式差速锁的日系越野车来显着公平,这样可能就妨碍到38号的后台了。可是即使那样,输给吉姆尼也不算什么,因为吉姆尼也是越野车。如果38号为了增加戏剧性,不妨走着过去,然后还可以叫嚣“我就纳闷了,花了好几十万的车为什么不如一双雨鞋呢?”
38号在视频中表示H9没有差速锁,导致自己差点命丧悬崖。且不说38号为什么千辛万苦找了这么一个偏僻本就危险的地方做评测,也不说为什么不通过更具有说服力的行车记录仪来记录视频,更别说H9明明就有差速锁却被颠倒是非。今天只是说道一下机械式差速锁和电子差速锁两种差速锁的优缺点。当然这些东西不说38号也知道,大部分越野爱好者也都知道。
的确像吉姆尼和牧马人等都采用机械式差速锁,机械式差速锁的优点是在越野路况可以使车辆所有车轮得到有效动力,在恶劣情况下摆脱困境。缺点是必须在停车状态下切换。如果遇到某种情况就是你突然由铺装路面驶入了一个水坑,那得需要你记性好。哪天如果38号再操刀收拾机械式差速锁的时候还指不定能导演出什么情境呢。
哈弗H9搭载伊顿公司电子差速锁,采用电子液压控制,可以实现差速器完全开放、部分限滑、完全锁止。集电子限滑差速器和差速锁功能于一身。按下差速锁开关后,若后轮两侧的轮速差为100RPM,差速器在250ms内即可实现完全锁止,从而满足快速响应要求。而在电子差速锁开关没有按下的情况下,差速器会根据路面情况进行限滑,自动调整锁止扭矩,满足牵引力性能。电子锁的优点是完全自动控制锁止,简单对技术经验要求低,缺点是不可手动控制,必须等到转速差出现的时候才起作用,反应速度略慢。
现在使用电子差速锁的不止H9一款车型,普拉多等众多主流车型都是用的电子差速锁。而牧马人等则使用的是纯机械差速锁,差速锁本就各有千秋,但是现在非要把电子差速锁的缺点归结在H9上,还说因此差点丧命。只能说,为了5毛,真不值得。
当然,可能的原因有,最近哈弗H9太火了,也玩得太狠了,人家四十万的功能,你二十万拿下。树大招风,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同时,我也反对现在长城把哈弗H9往极限越野的路上靠,因为极限越野功能是不是普通商品,而且在新广告法之下,反对李白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积极浪漫主义,别再说“什么称霸地表极限”了。虽然以前大家习惯了这种语境,但是既然新广告法出台了,以后真得注意点,免得再有人拿着车豁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