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2楼的家中到1楼只有18级台阶,但对家住龙华西路31弄71号的李先生来说,行动不便的他连走1级台阶都不可能。因为深知整栋楼加装电梯难,所以自掏腰包数万元装了“私人”液压升降机。
不曾想,却被人一通电话投诉到街道。其所属的龙华街道在实地调研过程发现:升降机确属“违建”且有安全隐患,但居民们出行的现实困扰也客观存在。
于是,一通投诉变成一次契机——龙华街道为居民们请来了区房管局、规土局、建交委、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联合“授课”,同时推动居民成立加装电梯小组,向已经成功加装电梯的小区积极求教经验。6月22日,李先生所在的楼栋成为了徐汇区首个成功加装电梯的小区,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国庆节前后,他就能乘上新电梯了。
■71号的居民盼了很多年的电梯终于离实现不远了。 摄影:均为李芹。
18级台阶难上下,居民自掏腰包装“私人电梯”
龙华西路31弄海波花苑为1998年左右建成的住宅小区,除去1楼为商铺仓库,2至6层一共10户居民。
没想到,小“电梯”却引来了大投诉。
一边是旁观居民的担心与不安,一边是当事居民的困扰与无奈。
虽然街道可以请来职能部门的技术支持,但真的要启动电梯加装,还得业主说了算。
嘴上说脚不动,事情总归做不成
在71号的小范围座谈会时,大家的意见十分一致:同意安装。因为71 号的老龄化程度很高,除了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外,还有因骨折摔伤后腿部植入了人工关节支架的老人,更有需要定期透析治疗的病患……安装电梯对于楼里的居民来说,都是期盼良久的惠民实事。
小区业委会主任郑明珠本以为良好的开端会是成功的一半,没想到在征询居民意见时就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
■一条龙华港,将海波花苑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按照规定,加装电梯,除了本楼栋居民的同意率要满足相应的比例,小区其他的业主征询同意率也要2/3以上通过。但海波花苑地理位置特殊,一条龙华港,将小区分为南北两片区域。居民习惯用“小海波”来称呼南片居民区,拥有居民90户,北片居民区则用“大海波”来称呼,拥有居民294户。
■桥的北面就是居民口中的“大海波”。
由于加装电梯的71号位于“小海波”,所以,很多“大海波”的居民根本对此毫不关心,意见征询表发放下去,迟迟拿不到回执,业委会首次统计时,只收到了179户居民的签字同意书。
所幸,在居委、物业与热心居民的努力下,一家家地说明情况,一户户地搜集签字,最终以超过八成居民同意完成了意见征询关。
“不过只要愿意想办法,总能找到出路,”郑明珠以费用摊派为例说道,对于费用多少的问题,有业主觉得自己不该出那么多,于是,楼内的其他业主就主动分摊。最终,加装电梯所需的70万费用筹集完毕。在取得了建筑施工许可后,于22日正式开工。
■公示的图纸,方便居民了解情况。
职能部门:帮一把、推一步,助更多居民圆“电梯梦”
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被不少人视作“小区万难事”第一名。但随着上海逐渐进入深度老龄化,装与不装成为不少小区必须面临的选择。
在与龙华街道一起举办老旧住房加装电梯政策解读专题培训会上,请来专家为居委干部、业委会主任和居民解读政策,解答疑问。不少居民区都表达了强烈的加装愿望,有些小区长期未能成立业委会,在得知必须由业委会提出加装申请后,首先开始筹建业委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