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研发,“国际领先”的河南造桥梁“守护者”来啦

这一试验系统的成功研发,解决了我国大吨位桥梁支座等工程结构和材料试验不能满足大力值足尺检测的技术难题,将更好守护桥梁安全。

“国际领先”的河南造

连接桥面部分与下部支撑结构的桥梁支座,作为桥梁关键传力构件,承受着来自桥梁上部传导而来的竖向压力、横向剪力等。看似不起眼的部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桥梁运营安全及使用寿命。

2月26日,就这一项目举办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来自第三方的评价会专家组认定,该项目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大、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单作动器超大力值大位移精准加载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现场,绿色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主任、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超大力值力学试验系统课题组成员邵景干介绍,这套系统的主体是一套大型桥梁支座检测用的压剪试验机,它用来检测支座等产品能承受的竖向力以及发生剪切变形的水平力学性能等。此外这套系统还集成了结构抗压试验机和弯曲试验机。

“经过查新,系统采用的单缸大直径作动器,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试验机用作动器。同时,经过调研和查新,在国内外也没有发现功能如此之多的试验机。”邵景干介绍。

大吨位桥梁安全的“守护者”

而根据规范要求,20MN的试验机仅能检测设计承载力在12MN以下的盆式支座或球型支座,而现在的大型桥梁支座的设计承载力多为35MN~40MN,试验力达60MN~72MN,不能进行足尺试验,通常采用缩尺等效法进行检验。

“试验机力值不够,只能通过缩尺试验。缩尺试验就是将支座缩小比例尺进行试验,这种非直接试验会给桥梁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吴跟上表示,因此研制、推广超大力值压剪试验机进行1∶1试验,意义重大。

超大力值多功能力学试验系统的成功研发,将解决我国大吨位桥梁支座、建筑减隔震支座以及高强构件等工程结构和材料试验不能满足大力值足尺检测的技术难题。

而为了进行研发,项目组行程1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0省(市),调研了20多家生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拟定了4种比对方案,举办了20多次论证会和研讨会,最终确定了采用大液压缸径单作动器加载方案。

这一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取得授权专利50余项、登记软著15项,发表SCI/EI收录等核心论文10余篇。

将朝“国之重器”方向继续研发

对此,邵景干介绍,根据测算,通过该项目成果转化,3年内将形成10000kN~100000kN隔震装备检测设备产业化示范基地,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3000万元,并为我国检测行业提供30多套检测设备,满足国内减隔震支座10%以上市场需求,为我国大型桥梁支座及减隔震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在超大力值多功能力学试验系统的研发成果基础上,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谋划进一步扩展试验机的检测范围,继续进行超大力值传感器的研发工作,克服量值传递的关键技术难题,力争研制出100MN以上标准器或测力传感器。

“接下来,我们也会对设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采用自行研制的100MN以上传感器,研发出更高可靠性、更高精度、更大力值、世界领先的100MN以上的试验机,成为国之重器。”邵景干还透露,接下来将申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或河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