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医生是这样保护铁路的

众所周知,铁路线路是由钢轨、轨枕、道砟及路基组成的。正如公路时间久了或是重车多了会坏一样,铁路线路也会出现很多病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释几种常见的铁路病害以及它们的处理办法。

铁路常见的病害有四种,分别是轨距过大或过小、三角坑、轨向不良、翻浆冒泥。处理他们的方法分别是改道、起道捣固、拨道、清筛。

要了解怎么维护铁路首先要先了解两个名词

水平:指左右两根钢轨的高差。

轨距:顾明思议两根钢轨间的距离。

检测这两种数据的方法要用到道尺,将道尺放于两根钢轨间它能测量出两根钢轨的水平差和轨距。

道尺

使用道尺

轨距过大或过小

中国铁路如今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轨距1435mm。当时英国两匹马屁股的距离约等于1435mm,于是英国人就用这个数字定义了标准轨距。没办法,谁让火车是人英国人发明的呢。高于这个数字的称为宽轨铁路(如俄罗斯),低于这个数字的称窄轨(如日本的普速铁路)。但实际情况肯定不会这么完美,由于磨耗等因素,总会宽一些或者窄一些,只要合理的范围内就没问题。一般情况下高铁的轨距误差早1mm以内,普通铁路的轨距在-2mm,+6mm以内。超出这个数字就要进行改道作业。

改道作业需要用到挡座这种材料,它是扣件系统的组成部分,从0mm-10mm每2mm递增共5种型号。

0-10mm挡座

6mm挡座

将扣件系统拆掉,如果轨距过大,就将外侧的挡座换成更大型号的挡座,内侧换成小型号挡座,支撑钢轨朝内运动使轨距恢复正常。

挡座位置

三角坑

三角坑是指在较短一段距离内钢轨顶面出现两个不同的水平差,通俗的来讲就是左股钢轨先比右股高又突然比右股低。这种病害一般是由于路基沉陷、捣固不良、扣件松动等引起的,它会使车辆不均匀受力甚至能使车辆4个轮子只有3个受力。引起车辆的剧烈摇晃甚至是脱轨。通俗的来讲就是左股钢轨先比右股高又突然比右股低。

三角坑示意图(侧视图)

处理这种病害首先需要找到病害所在的地方,正常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需要有经验的工人爬在钢轨上目视前方才能看出来。

看水平

找到病害地段后在钢轨底板下放置液压起搏道器,放置在凹下去的中间部分。凸出来的两端部分,然后将升起液压起拨道器,让钢轨平顺。这样使列车经过使不会因为水平的剧烈变化而产生摇晃。

液压起拨道器(简称压机)

放置液压起拨道器位置

钢轨平顺后就需要将道砟捣固密实,使钢轨固定在平顺的高度上。这样就完成了三角坑的维护。

捣固

轨向

轨向就是指钢轨内侧沿钢轨方向上的不平顺,即直线上钢轨是否直,曲线上钢轨是否圆顺。它主要是由车轮的撞击引起的。

轨向不良示意良(俯视图)

处理这种病害的方法是拨道,用压机放在轨向不平的地方,将钢轨挤回原来的位置。

液压起拨道器放置位置

拨道作业

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是由于土质,地下水,工程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病害,由于列车反复碾压使地下水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整治困难,方法也很多,最长见的就是破底清筛。将翻浆污染的道砟挖出来回填进干净的道砟。

处理翻浆冒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