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敏 航佳技术
故障回顾:
A330 完成冲压涡轮测试后,在收起过程中,冲压涡轮无法按指令收进机翼。在地面按动 STOW 按钮,RAT 向上收起一段后又重新放下,无法收起。
部件简述:
一般情况下,RAT 只在空中应急时放下提供客机绿系统液压,或者在地面进行测试时放下使用,使用频率很低,仅能在地面收上 RAT。而 RAT 共有 6 个部分组成,下部涡轮变速机构,结构支柱,液压总管,液压泵,收放作动筒和框架组件。
首先我们了解下,RAT 收藏过程中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液压总管上主要部件(参考图 1):
——单向活门:在 RAT 收藏后,将其液压泵与来自于飞机的高压液压油隔离开来。
——伺服活门和流量控制活门:在 RAT 收藏时,传输控制液压油到收放作动筒。
●收放作动筒:
——释放时:当需要释放时,通过作动筒上的两个释放伺服活门,解开作动筒内部的锁扣,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将 RAT 释放出来。
——收藏时:通过注入高压液压油将作动筒压缩至连杆锁上内部锁扣,同时带动结构支柱向上转动,收藏 RAT 进机翼。
图1
●2 个传感电门(参考图 2):
——内部传感电门:位于框架组件上,当叶片指示机构处在不正确的位置时,向 STOW 控制盒发送信息阻止 RAT 继续收藏,防止叶片处在非收藏位时收上造成部件损坏。
——收藏位传感电门:位于收放作动筒上,当作动筒收上到收藏位时,发送信号到地面 STOW 控制盒。接着了解一下 RAT 收藏过程时的运作方式(参考图 1):在 RAT 正常收放时,绿系统液压油经过框架组件上的供油管进入液压总管,在液压总管内,由伺服活门和流量控制活门负责控制收放所需的液压油到收放作动筒,通过液压油压力,将收放作动筒连杆向内挤压,带动结构支柱转动向上收藏 RAT 进飞机机翼。
图2
故障分析:
第一阶段:
根据这一故障现象,查询 TSM 寻求解决方案,手册提出的可能故障源有收放作动筒,液压总管,液压总管上的伺服活门,内缩传感电门,叶片指示机构上的涡轮锁活塞,地面 STOW 控制盒等。
利用排除法,逐项挑出可疑部件。
由于收放作动筒,液压总管和地面 STOW 控制盒,在突发状况下不论是工作量还是新件准备都难以接受,先不予以考虑。
结合手册要求测量伺服活门 P2 插头 A 钉上的的电压是否在 17VDC~ 32VDC 之间,结果显示不在这区间,按此认为伺服活门正常。
这样叶片指示机构和内锁传感电门是目前所剩的故障可疑部件,按照手册要求可以同时对两者进行调节测量。
a)检查内锁传感电门和叶片指示机构上部按钮之间的间隙,为 0.5mm 左右符合要求;
b)执行 RAT 收放试验,检察内锁传感电门,按要求在下部涡轮毂上的箭头和齿轮箱结构上的箭头不对应的情况下,测试正常初步判断叶片指示机构和内锁传感电门没有问题,结合 TSM 并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部件。
第二阶段:
重新考虑 RAT 收藏的激活条件,正常情况下,地面收藏 RAT 时,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下部涡轮毂上的箭头和齿轮箱结构上的箭头对应;
2. 有 28VDC 的电源供给给位于黄系统勤务面板中的 RAT 地面控制盒;
3. RAT 地面控制盒上内锁传感电门的指示灯熄灭,同时按动 STOW 按钮到收藏位;
4. 绿系统增压。
同时在 TSM 调节叶片指示机构的手册 AMM:29-24-00-820-802-A 中,我们注意到在叶片向上收起 15 度,叶片下部涡轮毂上的箭头和齿轮箱结构上的箭头不对应时,会造成叶片指示机构上的纽扣覆盖内锁传感电门,激活内锁信号,造成RAT 重新展开。 参考图 3)与实际情况较相符,其中的区别在于实际工作中叶片下部涡轮毂上的箭头和齿轮箱结构上的箭头处于对应状态。可见实际工作中,RAT系统的信号并不认可两个箭头相对应,RAT 叶片处于不安全收上的状态,最可疑的应该为内锁传感电门的信号。
图3
图4
操作 RAT 再次收上,仔细观察叶片指示机构上的纽扣和内锁传感电门的状况,发现在 RAT 向上运作过程中,叶片指示机构上的钢索有不明显地向上拉动的状态,叶片指示机构上的纽扣一直覆盖内锁传感电门,给出了叶片错误位置的信号。
为了验证疑问,使用保险丝在 RAT 收上的启动状态下,向上拉动叶片指示机构下部的涡轮锁活塞,以避免内锁传感电门给出错误信号,RAT 正确的收进了机翼内。(参考图 4)
查询手册,分解出此部件的内部结构(参考图 5),此处内部为一个弹簧机构,并检查发现原先涡轮锁活塞上部的红色标签缺失了一部分(参考图 6),因此我们认为可能是红色标签进入到叶片指示机构处,造成了阻塞;或者是图 5 圆圈部分的 320 部件因可能的磨损,使之与机构之间空隙出现锈蚀导致的阻塞,红色标签的缺损也很有可能是锈蚀的一种现象。
图5
图6
排故总结:
在平时的排故过程中,对于系统的了解不能单纯的只考虑静态时的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对于一些机械部件的运动操作,还需结合实际考虑到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何时需要哪个传感器工作。当然,我们还应该多开动脑子,多思考一下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对某些状况进行分析,相信会对飞机维修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浅见,期待大家的指正。
还没看个够,那就赶快添加航佳技术微信号:AERO-EXPERT。修飞机,开飞机,坐飞机,民航人,民航事,一切民航资讯应有尽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