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易门铜业用一腔创业的激情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念,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用9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和努力,实现了公司熔炼系统富氧底吹熔池熔炼底吹炉长达29天的长周期运行,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01
难点痛点制约发展 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易门铜业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要求,2013年铜冶炼工艺由密闭鼓风炉技改为富氧底吹熔池熔炼炉,2014年建成投产产能规模5万吨,解决企业生存问题。2017年进行了环保高效清洁化生产改造工程,产能由5万吨提升至10万吨,底吹炉工艺由炉外分离改为炉内分离,产出70%以上的高品位冰铜,炉渣中磁性铁含量较高。公司定位差异化竞争,底吹炉主要处理低、杂、粗复杂难处理铜精矿,由于物相成分复杂、杂质及高熔点物质含量高、难处理,底吹炉氧枪空气通道、氧气通道堵塞严重,支管压力上升,导致底吹炉氧枪运行不稳定和底吹炉余热锅炉过渡段结焦严重,底吹炉运行周期短,3-4天需转出清理更换氧枪和清理结焦,致使熔炼系统作业率偏低,系统作业率低影响粗铜产量完成。同时因原料结构炉口结焦大不易清理,每次转出时靠人工操作和固定顶杆清理炉口结焦,清焦平台因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人员清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在清理过程中存在物体打击、高温烫伤等安全风险。因此,延长底吹炉氧枪运行周期和实现机械化清焦,提高岗位本质安全势在必行。
02
查找问题迎难而上 自主创新攻克难关
针对以上问题和痛点,易门铜业在投产后的2年内,通过《底吹炉氧枪结构研究与开发应用》、《底吹炉炉内分离原料适应性实践研究》等多个科技项目立项攻关,承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迎难而上、自主创新、多措并举,用辛劳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研发并应用复杂难处理铜精矿高效底部强化熔炼氧枪技术。为稳定底吹炉风氧量,2017年至今不断摸索不同冰铜品位及原料配比下底吹炉氧枪结构,历经5代氧枪创新改造,研究出了针对高低冰铜品位的氧枪结构,最终形成复杂铜精矿强化熔炼不同冰铜品位条件下底吹炉氧枪结构。同时在每次转出更换氧枪时,结合每支氧枪风槽、氧槽堵塞烧损情况和氧枪区域冻结厚度,合理调整不同位置氧枪结构,稳定底吹炉风氧量,延长底吹炉风氧量运转周期。
创新优化底吹炉阀站系统,稳定风氧量。通过将底吹炉供风系统和杂用风系统改造为独立分开,提升供风系统稳定性,避免互相干扰影响底吹炉长周期运行。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供风总管、金属软管、氧枪座空气与氧气混合管道直径改造,减少管道损失,稳定风氧量及压力,为长周期运行奠定基础。
总结提炼出底吹炉生产控制操作标准。技术团队经过精钻细研,反复试验论证,制定出了底吹炉转入和转出、氧枪更换操作标准,确保转入复产后氧枪风氧量及压力稳定,为底吹炉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主研发设计一种底吹炉机械清理炉口结焦装置。积极推进技术自主创新,制作了一套符合现场高温使用要求的50吨液压推杆,自行设计一套移动式机械设备,把液压推杆安装在移动机械设备上,实现机械化清理炉口结焦,使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工作业,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高温岗位作业本质化安全。同时避免了底吹炉设备转动系统频繁前后转动,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通过研发团队的技术攻关和创新,时至目前,底吹炉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天提升至20余天,系统作业率由在原基础上提升了10%以上,达到国内富氧底吹炉熔池熔炼炼铜一流水平,底吹炉运行周期延长后炉子转出次数减少,延长了耐火材料使用周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总结提炼出《费云忠底吹炉长周期运行操作法》为易门铜业第一批6个易铜工匠操作法之一,申 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各一项。
03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
04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铜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 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