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济南大东环的五层办公楼“被搬走”后,济南又有新动作了!在历山路47号矗立百年的修女楼,将于6月10日被“搬”至历山路与东关大街西南角的空地上,由原来的坐北朝南调整为朝向十字路口。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迁移过程中,修女楼除“直行”外,中间还会转个弯儿。负责此次项目的专家透露,此次平移将创下全国记录,系采用大型液压模块拖车平移的最大文物建筑。
为何移?
城市有机更新
有利文物本体保护
在历山路47号,周边建筑已拆迁,只剩下修女楼孤零零地立在那儿。
正因如此,山东省政府作出同意济南市原天主教方济圣母传教修女会院迁移工程的批复。并要求做好工程全程监管,要采取有效防护避震措施,保证迁移工程顺利实施,确保文物安全。迁移工程要与文物本体修缮工程统筹实施,避免对文物的二次干扰。
“移到历山路与东关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的新位置后,修女楼将北面朝向东关大街的车水马龙,南面背靠新建的高楼大厦,成为附近的一处新地标,重现文物风采。”张鑫介绍,进行建筑物整体保护性平移,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本体,保留住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怎么移?
先向东“走”50米
转20度再北行26米
平移之前,究竟要对建筑做些什么呢?“首先在原楼房的基础两侧新做基础,然后对原楼进行加固、托换,将原来的承重墙体切段,随后把建筑通过托换结构转到我们新做的基础上,最后再顶升1.65米。”张鑫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在原址将建筑进行了加固、托换、顶升,顶起来之后,大型模块拖车开进去,车的底盘再顶起来。“这样建筑就落到了车上,就能被车拉走了。”
“我们主要是从安全角度,在平移之前,对修女楼进行加固。工程量不小,与楼外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的。”张鑫说,平移之后,还会有专门的文物部门,来对修女楼进行全面修缮。“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难在哪?
要保证顶升安全
也要让它原地旋转
“与以前平移的老建筑相比,修女楼的建筑历史更长,老化、风化也就更加严重。不仅如此,它还有着1700平米的建筑面积。”张鑫说,移完之后,为凸显修女楼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需要对它进行顶升。“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平移前先将它顶升1.65米,到达新位置后就是这个高度。”
顶升的难度体现在哪?张鑫介绍,因为老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年代久远且整体性差,主要还是为了保证顶升的安全,到时候需要精确控制同步顶升。“现在修女楼已经顶升完成,其间用到了160个千斤顶。我们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能精确到0.5毫米,这个控制系统叫做PLC。”
之所以采用大型模块拖车移位,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旋转。“大型平板拖车速度快、安全性高、调整方向方便,360度随便转,而且全部操作由自动控制系统遥控完成。”张鑫透露,修女楼的这次迁移,将会创下全国纪录,“这是采用大型模块拖车平移的最大文物建筑。”
牛在哪?
首创拖车移位技术
水平位居国际前列
“大家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下一步,建筑平移技术可能会在优秀历史建筑、文物建筑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张鑫认为,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越来越多有关保护和拆除的矛盾,到时可能会通过平移技术来解决这个矛盾。
“我们历经十余年的研发,首创了大型模块拖车平移技术。”张鑫说,“大型模块拖车不是我们研发的,但我们将模块拖车的技术和移楼技术进行集成,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下一步重点研发复杂建筑物拖车移位技术,不断去研发升级。”
大重磅!
将修女楼移到新址后
还要建两层地下车库
桩是什么特殊材质,怎么才能顶得起如此重的建筑?张鑫介绍,这里提及的“桩”,均为混凝土桩。采用逆作法,来建造两层地下室。“一般的地下车库,是先将地下挖了,再在上面施工。逆作法是先施工上面的建筑物,再往下挖。”
据了解,周边将来待开发建筑的地下车库,还将与修女楼下方的地下室打通。
张鑫说:“现在我们的平移技术,又拓展到了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举例来说,我们有个老商埠工程,就是在这栋楼原址不动的情况下,向下挖了三层地下室。开发既有建筑的地下空间,是我们今后主要方向。”张鑫介绍,“一个建筑物歪了,我们可以将它截断顶起、纠倾,这也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