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湖南历史上,特别是湖南高速历史上第一次!两辆“巨无霸”长97.45米、宽5.25米、高4.95米,共30个车轴、276个车轮,总重409吨和405吨!不论是车辆体量还是车货总量都刷新了湖南公路运输的最高纪录!毫不夸张地讲,这就是把护卫舰开上了高速路!
9月6日凌晨5时,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国 特高压1000千伏南昌-长沙输变电工程长沙站第二批变压器起运,运期共三天。车队从衡阳出发,经株洲运抵长沙,全程约336.8公里,其中高速路段276.5公里,沿线桥梁众多且多为连桥路段。
对此,有不少 友提出疑问:超重“巨无霸”,桥梁限重几十吨的怎么办?车辆超宽,高速收费站怎么通过?如此浩荡壮观的运输工程,运费得花多少?
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充满着好奇。在不久前的无锡桥梁侧翻事故中,两辆肇事车辆加起来也不超过320吨,远不及此次运输车的总重,而这次运输沿途要经过这么多桥梁,工程人员是怎样保证车辆在经过这些桥梁时不发生危险呢?
好奇心可以理解,但安全性就不必担心了。因为为确保运输顺利完成,经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协调,省高速公路集团制定了周密的护送方案和应急预案。
在车辆行驶经过的沿线路段,例如收费站、桥隧路段、枢纽互通等重点区域,所属地方的高速交警将对相关区间采取临时交通管制。
在运输保障方面,还协调衡阳、株洲、长沙三地8个路产管理大队、4个车辆救援服务站、4个服务区、16个收费站和2个养护所人员设备力量。湖南高速长沙分公司还成立了调度组、牵引组、清障组、护送组。
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对车队经过的路线进行踏勘、检测、验算,重点排查桥梁的承载能力。经过一个多月的线路勘察,最后选取了一条最合适的运输线路。再历时两个多月的建模核算,途径的196座桥梁都能够保证运输车辆安全通过。
运输车采用3台大功率牵引车、2台悬挂承托平板车。整个运输车为桥式框架液压平板车。车辆有30个承重轴和276个车轮,正是强大的牵引力以及大量的车轮和承重轴保障了运输的安全。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知道,每个轮子承担的重量仅为1.48吨(409吨/276个=1.48吨/个)。而平常我们见到的6轴22轮半挂大货车,最大总质量限值是49吨,每个车轮平均承受的重量达到了2.22吨,与“巨无霸”的车轮相比,负荷更大。
由此可见,虽然车货总重大,但是车长,车轮多,被分摊到每个车轮上的重量并不大。湘交科大件运输负责人说,尽管桥梁有限重,但只要承载的货车足够长,合理分担重量,就可以保证安全通过!
当然,整个车队的行驶速度都是有限制的,最高不能超过30km/h。经过桥隧时,更是以5km/h的龟速前进。在运输过程中,也会提前发布路况,提醒广大车友,尽量在运输的过程中,避开该路段,还特别制定了“一桥一车”的通行原则。
更重要的是,每个高速路口都有收费站,这些收费站对能够通过的车辆尺寸都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是超宽车道的宽度也只有4.5米,但是对于此次宽度达到5.25米的运输车来说还是太窄。所以要想把车开上高速公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收费站这个拦路虎。
为解决这个问题,此次运输车沿途经过的一些大型收费站,高速公路集团和路政部门会把收费站的设备进行清理和拆除,保证运输车辆能顺利通行。9月5日凌晨,车队通过蒸湘收费站,就拆除了部门护栏、光栅、标识牌以及导流石墩。
遇到有些不便清理护栏的闸口,就用千斤顶把车辆的高度抬高以后再通行。至于沿途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收费站,就算是清理后也不能通行,所以路政部门会在尽量减少损失的情况下拆除这些收费站。
所以,在大件运输过程中,为满足安全通行需要都会清理和拆除一些收费站。
至于运输成本这一块,肯定是相当高!因为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过这些费用在今后这些设备发挥出的巨大经济效益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比如,这次1000千伏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是湖南省第一个交流特高压工程。该工程的投入运行,意味着长沙电 将正式步入特高压时代,将有力保证湖南电 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动力。
当然,这些大件运输往往都是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所需,所以国家政府部门也都在出政策扶持。特别是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大件运输许可在服务、制度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据统计,自2017年9月30日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系统正式全国联 运行以来,至2020年4月底,系统累计办结许可超过28万件。而且,现在可以实现异地办证,全线通行,极大地提高了大件运输许可效率,也促进大件运输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不同于以往的一趟运输需要承担验算费、检测费和路产赔偿费,现在已经明确了对经批准的大件运输车辆按照基本费率标准收取车辆通行费,基本可以节省近一半的通行费。
所以对于大家的疑问和担心都是多余的,相信有科学技术的论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这些大件的民生工程运输会越来越成熟!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我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创下了无数的“首次”佳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卫星升空、第一艘潜艇进入深海……太多的第一让我们深感自豪!我们有理由坚信:未来的生产生活会越来越好!加油中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