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3D打印与液压白皮书2.0

增材制造技术在实现液压元件轻量化、提高流动效率、无模具、可快速迭代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一切看似简单,但实践过程并不容易。液压制造商必须考虑流体、压力所带来的设计复杂性,考虑如何在系统内部定位歧管,内部支撑的放置位置等众多因素。对于液压制造商而言,应用增材制造技术的更大难处在于,如何制造根据“增材制造设计思维”开发液压元件。

传统液压元件与3D打印液压元件在设计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以液压阀为例,传统液压阀块为规则的长方块状结构,而3D打印液压歧管带给人的最直观印象是不再是规则的阀块,而是一组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管道”。

传统加工方法的制约某种程度上使得流体与结构拓扑优化后的液压零部件加工制造遭遇一定的难度,而仿真技术与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结合,正在突破着传统液压元件设计思维与制造的局限性,并推动液压元件设计优化与性能升级。

《3D打印与液压白皮书2.0》对液压市场、3D打印的优势、3D打印的经济性与发展前景、3D打印在液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还通过“液压零件仿真与设计软件” 来特别分享仿真驱动的液压优化设计,以此来启发面向增材制造的液压元件设计思维,助力液压元件设计优化与性能升级。

本期分享的为上篇,包括:液压市场、3D打印的优势、3D打印的经济性与发展前景、3D打印在液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仿真部分将在下篇进行分享。

(白皮书完整版pdf 可在下篇发布后免费下载,下载方式见文末)

上篇

–上篇完–

白皮书完整版pdf 可在下篇发布后(本周内)免费下载,下载方式:3D科学谷产业链QQ群:529965687,群文件-白皮书文件夹。

站投稿请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欢迎转载,长期转载授权请留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