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
电缆施工工序
电缆主要用于传输电能、信号,分为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电力电缆以输送电力能源为主,控制电缆以传送控制信号为主。电缆施工是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工序,为 IT 设备和动力辅助设备提供电源,同时监控数据中心各项运行参数,对数据中心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1)设备到货检查
操作步骤
1、联合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电缆厂家进行电缆到货检查,电缆外观应完整无破皮,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电缆配盘应完好无损。
2、检查电缆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质量证明文件和配件是否齐全,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
3、采用摇表测试电缆绝缘电阻,高压电缆采用 2500V 摇表,低压电缆采用 1OOOV 摇表,电缆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MΩ,并与出厂检测 告对比有无明显变化。
4、电缆检查确认无误后,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电缆厂家签署材料进场检验 告。
5、若电缆进场后不立刻安装,办理相应的入库手续和文档,并设置电缆堆放隔离区,合理规划电缆到货时间,禁止将电缆露天放置在室外。
关键工艺
1、电缆检查相关人员必须全部在场。
2、电缆绝缘电阻测试。
工具及任务
1、到货清单、检验 告、合格证。
2、摇表、万用表。
(2)安装环境检查
操作步骤
1、现场勘查电缆搬运条件,包括室外运输通道,搬运货梯高度、宽度、重量,室内搬运通道,电缆安装位置及各通道门尺寸。
2、制定电缆搬运方案和室内成品保护方案,针对土建完成施工走道需要采用木工板进行成品保护,搬运电缆时要注意不要碰撞已完成粉刷饰面的墙面,禁止将搬运工具斜靠在墙面上。
3、检查电缆安装存放场所顶面、墙面是否有水渍,卫生环境是否已清理,房间内灰尘度、温湿度是否满足条件,门窗关闭是否严实。
4、复核电缆安装场所走线架、电缆沟、电气设备是否安装完成,检查走线架、电缆沟与电气设备之间间距是否满足电缆敷设操作要求,建议操作空间不小于 300mm。
5、电缆安装场所墙洞、楼板洞是否已施工完成,电缆走线路由上有无遮挡物,若电缆布放路由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结合现场情况重新选择路由并与建设方、设计院确认。
关键工艺
1、电缆安装条件复核。
工具及任务
1、设计图纸和设备图纸。
2、现场工勘。
(3)电缆布放端接
1、复核设计方案电缆布放路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电缆长度,输出电缆布放表,综合考虑电缆转弯半径、电气设备电缆接口位置、电缆端接余显、电缆布放顺序。
2、合理安排电缆配盘,根据电缆布放表进行电缆下料并做好标记,多根电缆可先截取一根,现场布放无问题后截取剩余电缆,确保电缆长度适宜,避免电缆拼接。
3、电缆下料后,采用摇表测试电缆绝缘电阻,高压电缆采用 2500V 摇表,低压电缆采用 IOOOV 摇表,电缆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Mn,并与进场时测试结果对比有无明显变化。
4、将电缆搬运至安装位置,电缆装卸过程中,不得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
5、检查电缆外观是否有损伤,从起点位置进行电缆敷设,敷设过程中避免电缆外皮磨损,转弯位置充分考虑电缆转弯半径要求,通常高压电缆为 15 倍电缆外径,低压电缆为 10 倍电缆外径。
6、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最上层,电缆布放齐整无交叉,进出设备时要在出入口处做好防护措施。
7、垂直敷设或超过 45°倾斜敷设的电缆应在每个支架上进行固定,在走线架上可每隔 1~1.5m 处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直线段每隔 5~10 米处应进行固定,在电缆首尾两端及转弯处也应进行固定。
8、单芯电缆并联敷设过程中应注意电缆相序排列,两回及以上线路三相之间应呈品字形排列,同相电缆尽量远离,避免阻抗不均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引发电缆运行温度过高。
9、电缆绑扎应固定牢固,避免拱起,扎带间距均匀,在电缆转弯处,按照允许的最大电缆转弯半径绑扎,扎带扎好后,剪去多余部分,接头处不得有尖剌,绑扎后的电缆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10、根据电缆规格选择电缆接线端子型号,接线端子材质必须与电缆线芯材质保持一致,低压电缆建议截面积 1Omm 以上选用 DT 型接线端子,表面采用锁锡处理。
11、高压电缆接线端子有热缩和冷缩之分,两者成本差异较大,10kV 系统中两种方式都有应用,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12、电缆剪裁剥皮,剥离长度为铜鼻子套管长度+5mm,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绝缘层,剥切操作应在设备外完成。13、将电缆缆芯套入铜鼻子,使用专用液压设备压接,每个铜鼻子应不少于 2 处,压接完成后,使用符合相序颜色的热缩管进行保护,热缩套管应完全覆盖接线端子裸露部分。
14、电缆端接完成后,对电气设备进出线口、墙洞、楼板洞进行防火封堵,通常采用防火泥进行封堵,封堵后表面要平整光滑美观。
15、电缆两端和分支端制作线缆标签,标明线缆编号、起始端、终止端等信息,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标签格式应满足客户要求。
关键工艺
1、输出电缆放线表。
2、电缆绝缘电阻测试。
3、电缆布放端接防止损坏外皮。
工具及任务
1、电缆布放表。
2、液压钳、剥线钳、热风枪、铜鼻子、热缩套管。
(4)安装质量检查
操作步骤
1、检查电气设备内部无线头、螺帽等金属杂物,线缆安装牢固无松动,下线整齐规范,设备进出线口堵严实,安装场所无粉尘水汽。
2、核对电缆相序,在保证开关断开情况下,使用导线短接上端 AB 相,使用万用表测量下端 AB 相连通性,以 AB 相通路为准,依次检查所有回路
3、核对电缆各相之间,相与地之间是否短路,将万用表指针拨至连通性测试处,短接测量针,发出长鸣信号表明万用表正常,分别测量各回路短路情况,以万用表无声响为短路测试合格标准。
4、校验电缆安装后绝缘电阻,并与安装前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有无较大偏差,偏差大于 10%时需要重点排查偏差原因。
5、电缆敷设排列应顺直整齐,并尽量减少交叉,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强弱电线缆分开敷设,线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转弯半径。
6、电缆绑扎间距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损坏,扎带多余部分需剪齐,不允许出现毛尖,避免划伤人体或线缆,电缆标签清晰完整,标注信息与线缆一致。
关键工艺
1、电缆相序、绝缘电阻和短路测试。
2、电缆测试要求监理、客户代表进行旁站,最终生成文件,要求监理、客户签字确认。
工具及任务
1、万用表、摇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