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降本 稳健发展——重装公司创新发展纪实(中)

在重装公司采访时,有一组数据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今年1~9月份,该公司生产成本较计划下降4%、全员工效同比提升26%,累计实现降本2237余万元。

这一组数据相比煤业板块而言,可能不太耀眼,但对于2017年建成、正寻求逆势突围的重装公司来说,却意义重大。

集团公司多次要求,不仅要创造“造血点”,更要止住“出血点”。“出血点”如果长期存在,就会使企业失血过多,严重危及企业的肌体健康,制约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在重装公司创新发展中,明确提出要把止住“出血点”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眼睛向内强管理,措施得力提效率。

实践证明,止血降本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重装公司高质高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考核

激活内部“一池春水”

重装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岗变薪变、绩效挂钩、分配讲贡献的薪酬管理体系。公司全年指标分解至各个单位,突出量化考核,全员工资与公司营收、产值、利润三大经营指标挂钩,与本单位关键工作指标挂钩,实行月度考核。公司每月召开绩效考核分析会,通 上月绩效考核中各单位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本月绩效考核结果,登记存在问题台账,提出整改建议,跟踪整改进度,确认整改完毕后对问题台账进行销号。各单位明确工作目标后,在本单位制订薪酬二次分配考核方案,使人人头上有指标,完不成指标工资要降,超额完成指标工资则涨,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公司在车间实施单元标准工作量计件工资制,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同时,在计件工资制的基础上实施安全、质量、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考核,促使员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设备的运行稳定。为确保公平公正,该公司推行分配方案、员工工作量、分配结果“三公开”,让员工“干明白活、算明白账、拿明白钱”。

良好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广大一线员工中,学技能、创水平、比贡献蔚然成风。

该公司企管部负责人李昕向笔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液压件车间2017年平均生产吨位为265吨,实施计件工资制以来,2018年平均生产吨位提升至605吨,2019年1~9月份平均生产吨位769吨,产能提升效果十分显著。结构件车间2017年平均生产吨位为426吨,2018年平均生产吨位提升至995吨,2019年1~9月份平均生产吨位已达到2196.33吨,实现连年翻番。

标杆追寻

鞭辟入里对标提升

对标标杆方知自身差距,对标标杆才能奋起直追。创新发展过程中,重装公司主动对标行业领先企业——郑煤机集团。

“通过收集郑煤机集团生产、成本、运营、收入、效益、创新、安全等方面的关键参数,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标杆指标体系,通过对标管理,查找企业差距,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制订了追赶、超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李昕说。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建立对标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一览表,重装公司共梳理出在人均工效、主材采购成本、制造费用、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的16项问题。其中,重装公司液压件人均工效3.99吨/人,只有郑煤机集团人均工效的57%;主材采购成本较郑煤机集团高出100元/吨,部分原材料甚至更高;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较郑煤机集团高出15%……

对标,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到差距,更重要的是为了缩小差距。

到郑煤机交流学习

针对和郑煤机集团在生产组织、成本管控、运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重装公司主动出击,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把目标管理深度融入其中,将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分解成100余项工作举措,细分为三级(公司、部门、岗位)、三类(安全指标、经营指标、管控指标)指标的目标体系,形成指标体系全覆盖。同时,明确具体量化的目标值,定期跟踪、定期评价、定期考核、定期分析,着力于PDCA循环提升,以精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没有和行业一流企业对标的勇气和信心,就如同一艘大船迷失方向一样,只有心中有目标,才有追赶的动力和方向,对标郑煤机为的不仅是追赶上,更是要超越他。” 重装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黄涛坚定地表示。

增收节支

确保收益“颗粒归仓”

节支降耗一直是企业止住“出血点”的重要举措,对于制造企业的重装公司尤其注重这一点。

该公司于2019年1月重新汇总整理降本增效项目,编制全年降本增效专项计划,明确提出2019年实现降本增效不低于4000万元。

专项计划实施过程中,重装公司以“增强忧患意识,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推动全员降本增效”活动为契机,通过24项专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危机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确保了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通过开展节支降耗活动,该公司尝到了“甜头”。

显性成本方面,在设计环节上,通过支架材料技术优化,工艺改进等,截至9月底降低成本644万元;生产环节上,通过优化排版、提高材料利用率,完善余料、废料管理办法,加强废旧边角余料利用,实行项目成本控制等途径降成本,节约成本666万元;隐性成本方面,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好生产组织优化,加强在制品管控,合理设置材料库存,在实现产量大幅度提升基础上,降低在制品库存、减少积压物资,实现隐形降本136.5余万元;利用财务杠杆融资作用,在维持正常正产经营同时实现自有资金偿还贷款8067万元,减少财务费用214.48余万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全面梳理公司闲置资产清单,制订2019年盘活资产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确保2019年资产盘活率达到60%。根据整理出的闲置设备明细,其中设备类共计37台,共计1671.8万元,已依法依规处置摇臂钻床5台,合计金额为99.98万元。目前正与郑州设计六院、郑煤机液压电控沟通协商处置剩余闲置设备。对闲置的4台价值近3000万元的加工中心(数控设备),采取灵活机制,制订了契约化方案,明确了承包团队,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和加工订单。已与郑飞中航汽车、天津滨海鑫天地科技公司、郑州黄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重工等确立合作关系。

止住了“出血点”,不仅为重装公司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更为重装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健康的肌体,重装公司创新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正是依托止住“出血点”,重装公司得以不断开拓“造血点”。(朱玉成 徐战华 李连清)

微信投稿邮箱hnecwx@163.com

责 编:吴继华 编 辑:侯若雪

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河南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 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