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布综合整理
2010年,
贵州省拉开工业强省战略大序幕,
“贵州制造”以星星之火迅速呈现燎原之势。
这些年,
贵州到底制造出了哪些亮眼的东西?
下面这些,
你不一定全知道!
6家“贵州制造”装进国产大飞机
从2008年开始研制到2015年11月2日首架机总装下线,C919这架国产大飞机的零件总共接近2百万件,其中标准件用量超过100万件。如果把C919比成一件“衣服”,用于连接和紧固的航空标准件就相当于“针线”。
贵州共有中航标、安大、中航工业贵阳电机、航天精工、天义电器、航天电器6家企业成为C919项目的合格供应商,6家企业成为“潜在供应商”,25家航空企业具备给C919客机提供配套的能力。
贵州作为全国航空产业配套比较齐全的省份,在国产C919的研制过程中,直接参与了航空标准件、接触器、二次电源以及航空锻造件等多个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三种导弹
图片上的这个穿着迷彩装的大家伙也是“贵州制造”。它们分别是FK-3地空导弹、KS-1“凯山”导弹,和弹炮结合的FK-1000导弹。有军迷这样说,这三种武器系统覆盖空域范围已经做到了无缝连接,成为相互配合的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战性能。而它们的设计制造者就是我们贵州的三线企业航天科工集团十院。
航天科工集团十院的前身是上个世纪60年代扎根贵州的061基地。除了开发防空导弹,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配套产品外,近年来,航天科工集团十院还研制了森林灭火导弹等民用产品。
红12地空导弹
这张图上的方队就是2015年9月3日接受大检阅的“地空导弹第二方队”,这个方队展示的红12地空导弹也是由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设计研制。
红12地空导弹是全天候中高空中程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拦截反射面积小,机动性能高的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以及空地导弹、巡航导弹等目标,该型号采用了新型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指令制导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指令制导体制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50年来,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先后为我国研制了多个型号的地空武器装备,在1984年、1999年和200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基地研制的航天产品三次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军用车辆轮胎
同样是在2015年的大阅兵上,当看到一辆辆装载着国产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车辆平稳驶过天安门前时,你可能不会发现,这些军用车辆所使用的轮胎,其实也是经过严格质量把关才得以运用在军工产品上的,其中有部分轮胎就出自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上这两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轮胎,就是这次阅兵仪式上部分阅兵车辆所使用的轮胎。
贵州中航力源液压
力源液压在贵州经过了三次创业的漫长历程,不仅为海、陆、空的武器装备提供主要“源动力”配套,更担当起振兴中国民用液压基础件的重任,书写了中国军民制造“第一泵”的传奇。
1970年实现投产,便为歼击机配套出品三个型号的液压泵,奠定了中国液压泵制造的扎实基础。
在“军转民”征途上,力源液压成为转型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一批先行者。那时国内液压挖掘机尚依赖进口,瞄准这个市场空档,力源液压引进德国力士乐专利技术,开发出全系列产品,迅速占领国内70%以上挖掘机配套市场,取代了进口产品的地位。
在航空领域,公司研制生产的航空液压泵几乎覆盖所有在役、在研机种,为歼十飞机研制开发的高速高压液压泵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被誉为“中国航空第一泵”;在航天领域,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到“嫦娥”探月工程,航天液压泵配套率达到90%以上;为海军舰船研制的液压泵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泵”。
在民用领域,先后自主开发生产的30多个系列、300个多型号的工程机械配套的液压泵和马达,广泛为民用工程机械配套,成为工程、农机、工业机械等民用主机的专业配套单位。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
2015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日前搭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抵达南极中山站,在中山站附近地区成功进行了实地试验。该款极地全地形车历时七年研发,两万多次实验,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
为什么选择贵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认为,贵州凭借深厚的军工技术积淀,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装备性能和综合性价比方面,都能够胜任极地全地形车的研发工作。
从研制到装配,极地全地形车远赴南极工作,足以证明贵州有能力承担研制南极科考装备的国产化的重任。“贵州制造”也为我国的自主研发之路,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世界最轻薄的太阳能组件
太阳能,是可以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任何一个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都高度重视它的相关技术研发。目前世界上最轻薄的太阳能组件厚度仅有两毫米,而这,就是由贵安新区亚玛顿光电材料公司制造的。
过去十年,做玻璃深加工起家的亚玛顿公司不断追求光伏组件的轻、薄和高发电量。现在,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世界最轻薄的双玻光伏组件,整体只有2毫米,而目前世界上传统组件是7毫米。
远销全球的正安吉他
平均每天要卖出将近1万把,而且还是卖到全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它就是正安吉他。5年前的一次招商引资,带回了在沿海拼搏的正安人,也让这个神奇的产业在黔北边陲县落地生了根。现在,正安成了连马云都点赞的中国乐器制造之乡。
正安吉他80%的原料来自各大洲,销售市场也覆盖全球。5年来,已经有将近400万把来自贵州的吉他,从这里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现在,正安县已经成为全球吉他产业的重要一环。
奇瑞开启贵州智能制造
2011年9月,由贵阳市政府和奇瑞集团共同建设的奇瑞万达客车生产基地正式落户贵阳经开区小孟工业园区,在这34万平方米的地域上,奇瑞万达开始了属于贵州的新能源汽车梦。
自2013年投产以来,奇瑞万达已生产出了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为主的6款基本车型,都十分叫座,得到了用户及市场的肯定。作为贵州新能源汽车造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后,奇瑞万达在2015年7月获得了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奇瑞万达在贵阳投放的1400多台新能源汽车计算,这些车每年可为贵阳这座城市减少碳排放量近20万吨。
看完这些“贵州制造”,
你就说你内心燃不燃?
“贵州制造”,
值得骄傲!
大家都在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