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吹上天的世界第一战车露出真面目!才发现大家都被骗惨了

日本16式装甲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瞩目,有许多人美其名曰东亚斯特赖克。但式近日日本《朝日新闻》 道,日德两国于7月17日签署了军事技术转让协议。该协议中,日本防务省认为陆上自卫队研制使用的16式机动战车在防护性和综合作战能力方面有较大缺陷。需要引进德国技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武器实验和改装。

16式装甲车是日本自行研制生产的轮式突击炮车。按照日本的说法,“机动战车”是一种装备了大口径长身管火炮的轮式装甲车,是一种介于坦克和步战车之间的产物,在国防序列中是日本主战坦克的替代产品。该车在设计上的定位与中国的02系列轮式突击炮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不同之处就在于车辆的战术定位。

日本陆上自卫队属于本土防御部队,为了适应日本多山多河流的环境,日本大部分装备的武器均符合山地作战特性。以日本坦克来说,从日本独立自主研发的74式战车,到国产化成都并不高的10式战车,均采用了根据战斗姿态调整车体姿态的气液悬挂系统。该系统通过调节悬挂中的液压状态,为车体增加多余部分的仰角和俯角,这一度数常常大于10度,对于日本多山地环境作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装甲车,尤其是轮式装甲车的研发进度十分缓慢。主要因为陆上自卫队主要需求的武器装备式坦克,为了应对假想目标的俄罗斯中国等国,急需装甲部队以满足作战需要。但从新世纪以来,故障频发的坦克已经无法在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而斯特赖克装甲车系统中的MGS系统更是打开了轮式突击炮的篇章。日本防务省的 告中指出,日本具有发达的公路机动 络,且陆上自卫队的主要防御任务是击退小型进攻。具有较好越野能力的“机动战车”在很大程度上将取代坦克成为陆军的主要作战车辆。

然而16式机动战车在战术用法上取代坦克是很难做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其贫弱的防护能力。16式战车的防护能力可以在正面防御20mm机炮,侧面防御.50口径机枪扫射。但这种防御能力不说遇到坦克,遇到了中国的主力92式步战车,俄军的主力BTR和BMP系列,除了被当成豆腐一样被捅穿外,也只能欺负一下步兵和无防护的装甲车了。

日本的机动战车取代常规坦克的战术思想到底如何,我们无权评判。但就目前的16式战车来说,他在地面上都不一定打得过中国的ZBD05,而没有两栖登陆能力的16式也只能作为防守武器,默默的挨打。所以这一次日方不满足于自己生产的16式机动战车也是情有可原的。德国人在战车制造方面的造诣之深早已深入人心。这次合作也许会给日本带来相当多的好处,但是并不清楚现在被难民问题干扰的民不聊生的德国到底能给日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