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南充造”汽车汽配强势崛起

告摘要

汽车汽配是现代制造业的集成产业, 是南充最具爆发力的支柱产业。坚持“紧盯前沿、整车带动、沿链配套”的思路,大力实施“千亿百家计划”和“四个一工程”,加快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建设,建立国家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实现年产新能源商用车10万台、 动力总成5万套、 产值超200亿元, 打造西部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完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条,培育100家产值超3亿元的小巨人型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企业;统筹推进汽车研发、汽车营销、汽车服务、汽车文化发展,建成配套成渝、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汽车汽配产业高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汽车汽配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告解读

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已颇具规模和影响,市场潜力巨大,如何实现5年内产值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对此,南充有着明晰的思路和举措。

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品种齐全,发动机、车厢、车身、底盘、车架、车桥等“6大总成”均已实现本地化生产,形成了以轻中型载货汽车、天然气汽车、改装车等整车为龙头,以发动机、车桥、滤清器、热交换器、车身及覆盖件、气门座、轴承、钢圈等关键零部件为配套的汽车产业体系。

南充汽车汽配产业的前景令人期待,市委、市政府将汽车汽配产业作为全市“一号工程”进行推进,强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汽车汽配产业强势崛起。特别是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落地建设,为全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216亿元,年纳税额预计可达到15亿元;加之重汽王牌南充公司关键零部件项目、中国西南汽车模具研发生产项目等一系列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为全产业带来了一大批新的增长点,也将吸引更多汽车配套项目落地。这都为南充汽车汽配产业打造千亿集群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各县(市、区)产业园区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已形成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中心,顺庆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为配套集聚地的“一中心四基地”发展格局。发展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将紧紧围绕“四个一工程”,打造“一个基地”、完善“一个链条”、构建“一个体系”、创建“一个平台”。

此外,将积极实施空间集聚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形成嘉陵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个核心基地,顺庆、高坪两个中心配套区,西充、南部、营山、蓬安、仪陇五个不同的零部件配套片区的“1+2+5”汽车汽配产业发展集群布局。以嘉陵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重点,依托嘉陵吉利汽车、天龙特种车、蓬安嘉宝汽车、西充中专汽车等企业,大力发展汽车整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南部县河西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汽车铸造零部件;以顺庆潆华工业集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中心配套区;以营山县机械汽配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为契机,打造营山汽车专业模具研发生产基地和中高档零部件生产基地;以蓬安河舒工业园区为中心,打造汽车车身和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基地。规划建设汽车物流项目,打造汽车物流集散中心;加快规划嘉陵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池、电动机、电控系统)、高坪关键零部件、仪陇汽车电子及元器件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积极引入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南充将大力实施主体培育专项行动,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强化对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的要素保障和“一对一”服务,推动吉利汽车尽快建成投产,为企业重建销售渠道提供便利与支持。注重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增加本地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企业产品和技术的转型升级。

招大引强。做好国内外先进载货车、客车、专用车、乘用车的招引工作,重点招引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大力跟踪招引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鼓励其与吉利汽车强强联合,共谋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局。鼓励有生产资质的汽车汽配企业来南充投资建厂,并给予政策倾斜。新引进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企业或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具体额度视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和对产业链的重要程度确定。大力支持本市企业引进高科技汽车技术和装备项目、收购兼并市外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研发机构,对于获得相对控股权或在本市落地的重点项目,按“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创新引领专项行动,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改善政务服务环境;打通金融血脉,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培育消费热点,不断拓宽市场空间。(市经信委 石全华)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完成“千亿百家”计划,年生产整车规模达15万台(含专用车),新能源动力总成5万套, 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 培育出100家产值为3亿元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研发实力较强的小巨人型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企业。

——到2020年,完成“1115”龙头企业培育计划, 形成1家产值超200亿元、1家产值超50亿元、15家产值超10亿元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本地采购率达到60%以上。

战略路径

打造“一个基地”:西部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 加快推进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建设,力争2017年7月底前建成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和5万套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制造基地。依托吉利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瞄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加大变速箱、车桥总成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制造以及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控系统等各型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的招引,推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机、 电控等核心部件和相关配套项目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聚集。

完善“一个链条”: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条。坚持整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步发展,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招引力度,延伸产业发展链条。鼓励重点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中小配套企业, 合力发展大型零部件企业或集团。加强与成都、重庆汽车产业的合作,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优势互补。

构建“一个体系”: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体系。 以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为突破口, 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及公共机构逐年加大新能源汽车采购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积极开展智慧充换电设施 络和智能充电系统建设和服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 络实现全覆盖。

创建“一个平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依托南充吉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为支撑,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争创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及国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和应用研究,建立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

党代表之声

党代表刘平:培育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项目招引。我们将充分研判政策环境,分析市场动向,突出理念更新,着力招大引强。根据南充汽车汽配产业基础,以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围绕吉利集团总投资70亿元、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和5万套动力总成项目,依托成渝两地汽车主机厂集聚优势,既在整车企业引入上发力,又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招引力度,加快发展上下游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丰富产业发展内容,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全力以赴培育我市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

党代表杨积义:优化服务是软实力、生产力,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优化服务、助力发展是政务服务的目标宗旨和核心要义。培育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需要一流的服务和发展环境,我们坚持把让企业满意作为唯一标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工作抓在手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延伸服务内涵,增强窗口意识;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形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满意意识,为把南充打造成投资洼地和创业沃土,为培育南充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界反响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四川天喜车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邦洪:培育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对于天喜空调来说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天喜空调于今年9月收到在新三板挂牌的函件,这是我市唯一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是全国客车空调行业中第二家挂牌的企业。天喜空调正蓄势待发,计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宏图。根据国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将从2015年的50万辆增加至2020年的500万辆。 而新能源汽车的六大核心部件之一便是车用空调,需要采用新的纯电动空调,而非传统的机械驱动空调,这为天喜空调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天喜空调计划用3年时间,从目前年产值1.5亿元增加到年产值10亿元。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