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1年度榆次教育改革十件大事

黄河新闻 晋中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榆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起步之年。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榆次教育紧紧围绕全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各项战略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为构建榆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引领作用更加突显。

二、聚焦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双减”政策见行见效。

三、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

围绕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持续实施挖潜增量,对使赵幼儿园等5所公办园进行了扩班增容,增加公办幼儿学位450个,最大限度扩大现有公办园招生规模。进一步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开展集团化合作办园改革。以区政府注入资本金方式,完成对红星天铂等1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回收回购工作,对榆次智慧宝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实施了回收转公办工作,与1所国企幼儿园开展了合作办学。城区公办幼儿园由4所增至24所,公办学位累计增加5310个,公办园幼儿占比提高到58%。进一步推进普惠幼儿园认定工作,全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至28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1.6万人,普惠覆盖率由58.4%提高到92%,全区学龄前幼儿入园率达到97.23%。

四、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布局,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更显公平。

制定出台了《榆次区关于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进教育资源“两集中”的实施方案》,重点对5所农村初中学校、20所农村小学及教学点进行了撤并,超额完成省级年度目标任务。采用“1+N+X”融合型架构,组建了以太行小学、逸夫小学、寿安里小学、晋华小学、经纬小学等5所示范校为“龙头”教育集团,通过对口帮扶、捆绑发展,以龙头学校为引领,不断增强成员学校“造血功能”,区域校际差距不断缩小、新校成长周期进一步缩短、教育资源内耗明显缩减。五大教育集团生源统一划片、学位统筹使用、优质师资共享,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五、聚焦教育质量评价导向,出色完成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采集工作。

制定出台了《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榆次区实施工作方案》,榆次五中等8所中学、14所小学代表全区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国家义务教育样本质量跟踪监测,通过相关学科领域教育质量有关数据的采集分析,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价值观状况、行为规范日常表现状况、对国情常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状况、法律素养状况均提升明显,为全国教育决策、服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撑,受到省市督导组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被教育部评为“县级优秀组织单位”。

六、实施“三位一体” 格化管理改革,教育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实施了“党建+督导+包校”三位一体 络化管理改革,由14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40个 格化管理小组,全部覆盖到辖区内346所民办学校、幼儿园。实行了“五型机关”创建与机关工作“五化管理”改革,改造启用了近200平米的榆次区教育综合服务大厅,强化了“首问负责”“有问必答”以及“13710”工作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开展了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修缮了机关办公楼,创设了楼道主题文化,开设了员工食堂。出台了《榆次区教育局构建“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方案》,确立了教育局文明服务8项公约,形成了“守正创新、担当奋进”的教育局精神标识,树立起教育局机关的良好形象。

七、构建“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2021年全区高考应届二B达线1541人,再创历史新高,一本达线590人,本科达线2633人,均保持正增长。优生贡献数129人,清北强基4人,继续居全市前列,被评为“晋中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单位”。持续深化中考改革,体育中考测试首次增加选考内容,艺术测试成绩首年加入中考,中考总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各项考核指标较去年均有明显提升,再获“晋中市中考质量优秀单位”称号。2021年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榆次区选送的4个声乐、7个舞蹈、1个戏剧、19幅美术作品、2个艺术工作坊、11篇艺术论文均荣获一等奖。代表晋中市在全省手球锦标赛中包揽男女组冠军,全市田径锦标赛中小学组均获得冠军,全市手球比赛中小学男子组均获得冠军,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囊括乙组男团、女团、男单、女单四项冠军。

八、深化新时代队伍治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更有质量。

持续深化校长职级制,举行了全区校级管理干部、后备人才能力测试,参加人数896人。为全区204名公办学校、幼儿园管理干部进行了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组织了百名学校管理干部外出访学培训。进一步加强校级干部交流轮换,25名副校级干部交流任职,7名副校长、11名后备青年干部进行了挂职锻炼。通过综合考核,35名校长获得了职级晋升。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新教师201人,引进优秀公费师范生23人。持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125名教师参加交流,对口支教11人。乡村教师人均增资195元,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更加稳定。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水平抽检,900余名教师全部合格。采用线上+线下方式,组织骨干教师、班主任等开展各级各类培训16场近1.3万人次。教育联合体城乡校际交流、教研活动233场,实现了全部学段学科与乡村全部教师“两个全覆盖”。

九、强化人才引领支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范妹锁再获殊荣。

围绕建设新时代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目标,持续加强教育人才扶持力度,2021年山西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长凝镇中心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范妹锁再获殊荣,被授予“山西省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以范妹锁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教师,坚守在乡村教学第一线,既当老师又当保姆厨师,以蜡烛之光照亮山区孩子的未来,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十、加强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