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学日本主妇们的收纳大法了,真没必要

我从来都不认为收纳整理是多么复杂的事,恰恰相反,有太多书、文章、课程,总是试图把这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而作为普通人,听了很多道理,买了很多神器,却还是不能做好「收纳」这道题。

今天,我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明白——普通人家的收纳,到底该怎么做?

01 收纳是怎样浪费着

你的钱和时间?

#1. 没有日本主妇的命,却得了过度收纳的病

先来看一波收纳爽图:

这应该属于行为艺术了吧? ?Pinterest

真的能分清每一格放的是啥吗? ?Pinterest

感觉一件物品没有自己的容器就不配进这个家门。?Pinterest

优衣库店员直呼内行! ?Pinterest

以上这些可能是很多日本主妇的生活日常,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这类爽图的。我自己呢,是抱着看「吃播」的心态去观赏的——看过了爽过了,但我学不来。

因为图背后是巨大的维护成本,自问我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吗?照搬的结果必然是「学废」。

收纳盒拉开还是收纳盒 ?Pinterest

每个人对家的需求不同,或许对主妇们来说,超强的时间管理,让家中万物有序,也是在日复一日中维持自己内心的秩序。

而作为当代社畜,我个人对收纳的标准,不是好不好看,而是够不够懒。用最少的劳动维持家干净整洁的状态,也是我们「今日家事」栏目一以贯之的理念。

好好住上也不乏一些收纳狂魔(住友@CataleyaZ)

#2. 不够方便,就不可持续

如果你也不是个勤快人,第一步就是抛开那些形式主义,越是简单的收纳规则才越容易保持。

千万别在规划时就把自己想象得有多勤快,现实会分分钟教你做人。在减少维护成本上多下功夫,才能降低复乱的几率。

一目了然,触手可及,不是整整齐齐又怎样?(住友@喜绣)

也常常听到一些朋友抱怨说,家人根本没有「物归原位」的习惯,自己一个人要跟在全家老小屁股后面收拾残局。

可以想想是不是这个「归位」的成本太高,甚至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怎么放。(没有说不维护很对的意思

住友@收纳师万万:这么多年试过的最适合收纳数据线的方法,不管孩子还是老人都能自觉保持。

之前看到一个住友,就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路去设计男女衣柜,让并不勤快的先生也能维持衣橱的基本整洁。

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接受这一点再想想最优解,彼此或许都能获得自由。

住友@yyishere 家的男女衣柜采用不同方式,男主人衣柜「更懒」,女主人衣柜更「能装」。

#3. 收纳工具,才是最该断舍离的

有时候看到其他住友种草的收纳神器,感觉特好特实用,马上就准备下单了。但放到自己家适不适合,其实根本没想明白。

严丝合缝很爽,但需要技术含量。(住友@Oasis_緑侜)

我自己也犯过这种错误。把各种调味料统一灌装,保质期不知道了,标识又不够直观,每次做菜着急的时候,醋和酱油都得反应 2 秒。

后来我悟了,反正都是放在拉篮里,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呀,原包装的酱油和醋一眼就能分辨,根本不用过脑子。

图片来自住友@木子熊

好看与实用偶尔可以兼得,但别指望「美得毫不费力」。对我这种懒人来说,平平无奇的整洁就够了。

#4. 比起囤工具,更费钱的是囤空间

大部分人现在对于储物区都非常有意识了,装修的时候就知道宜多不宜少,好像储物空间囤得越多越有安全感。

图片来自住友@Vivibird

可在此之前,你家的储物需求真的都明确了吗?

尤其是定制柜,又贵又挪动不了,一定要尽可能地细化需求。譬如下面这位住友:

住友@EmmaBiuBiu 的著作《全屋功能与收纳系统确认清单》

若是还不够明确,与其盲目囤空间,不如留出更多的「可能性」。住到有明确需求的时候,再补充灵活的收纳工具,性价比也更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装修时衣柜内部做了一堆分区,最后发现完全被框住了,还不如单独加储物抽屉来得方便呢。

住友@木木林suzy:同样外尺寸的塑料抽屉要比衣柜自带的抽屉多装很多东西,所以我家衣柜只做了大分割,下面直接摆收纳抽屉,收纳力up!

02 怎样才算真正

适合懒人的收纳

到现在我们明确了,任何不考虑需求,不考虑维护成本的收纳,都是在白玩儿。而懒人收纳的正确姿势——其实就在于把握「3个度」。

#1. 收纳的尺度

其实在收纳这件事上,我认为工具的重要性排在最末端。之所以放在第一点来说,是因为我们常常不问缘由,只想要答案。

那我们就从这个答案说起:买什么收纳工具。

图片来自住友@无梦令

收纳工具是夹在空间与物品之间的一个变量,如何确定这个「收纳的尺度」,我们之前分享过收纳大神@_404 的经验——

??

① 思考这个空间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来收纳

② 列出家人的活动清单

③ 列出待收纳物品

④ 给收纳立面图填空

⑤ 获得明确尺寸再找收纳工具

还没看过那篇的强烈建议大家读一下(传送门),非常通俗易懂,这里就不赘述了。

#2. 收纳的深度

结果就是有些鞋懒得取就不穿了,彻底闲置;而有些鞋拿出来又懒得放回去,堆在了门口。

类似这样的榻榻米,只能当小仓库用,放不了常用物品。(住友@叫珍珠好了)

「收纳的深度」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件物品藏得有多深,或者说取放它需要几个动作,这直接决定了你家的收纳累不累。动作越少,维护的成本越低,就越容易保持。

液压床也同理(住友@鼻涕妞儿)

为什么大家总说要橱柜要多做抽屉?其实就是最大程度利用纵深,让从里到外每件物品的的「收纳深度」都能降到最低。

如果用柜内层板,要拿后面的就要挪动前面的,靠内侧物品的「收纳深度」会依次递增。

纵向排列同类物品,像超市货架一样,取用方便无需维护,也最不容易乱。(住友@honest)

#3. 收纳的密度

同样尺寸的衣柜,有人塞下了 200 件衣服,有人只放 80 件。放得越多就越好吗?

图片来自住友@严肃君

「密度」太高有两个明显弊端:

①增加了收纳深度:衣柜里挂得满满当当,取一件带出三件,放回去也需要用力压住一侧才塞得进去;

② 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成本:200 件衣服里可能有 100 件你平时不会穿的,但它们每天都作为备选项干扰着你的决策。

没有那么多选择,能省很多脑细胞。

把收纳视作物品管理,不要在「拥挤」中寻找秩序。东西越少,你打理它们所耗费的精力就越少。

适当「断舍离」让人神清气爽,空间的释放只是一方面,精神上也同样减掉不少冗杂信息。

断舍离到极致甚至完全不必收纳,像艺术品陈列一样排开就行了。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我发现今年双 11,大家对于日用品囤货都克制了许多,省下那点钱和物品占用的空间相比,大概不值一提。楼下就是超市,何必把家当仓库呢?

生活在「爽图」里的人永远是少数,别让家事成为负担。

收纳,差不多就好吧。

如对版权问题有疑问,请联系:

hezuo@fruitbomb.com.cn。

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