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智能引领”构建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新体系

1月10日,2019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郑州·大河锦悦酒店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海名国际会展集团主办,郑州海名汇博会展策划有限公司、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组委会承办。此次论坛以“聚势谋远 共话未来”为主题,来自海内外千余名嘉宾齐聚一堂,畅谈中部智能制造。

来自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调研员李凯钊

做《构建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新体系》主题演讲

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李处表示: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神舟飞船系列、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水潜艇等一批国之重器上都有河南省装备的身影。

在产业规模上,装备制造业是河南省万亿产业之一。也是河南省工业各个分类行业里面最大的一个行业。河南省的客车和盾构两个产业规模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农机装备和矿山装备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

在质量效益上,河南省质量效益处于平稳提升的。郑煤机的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南阳防爆的“华龙一号”安全级k3类10kV电动机等10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高端装备实现市场应用。中铁装备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中国一拖的大型拖拉机、中信重工的矿物磨机、中内配的气缸套、卫华集团的桥式起重机、威猛振动的振动筛、西排公司的排气歧管、恒星科技的钢绞线都是我们国内同行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

在核心技术上,一批高端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共性基础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

重大标志性产品和技术装备。河南省拥有最大断面巨型盾构机,支护高度最大的矿用液压支架,第一套特高压开关和直流输电保护系统等标志性产品和标志性装备,世界最大的自磨机、油压机、齿轮、数控加工设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导向三臂凿岩台车。

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河南省在盾构机的主轴承、民用大型客机的燃油单向阀、船用地温阀门、神舟飞船配套的逃逸系统等专用的金属锻件、载人潜水器用的钛合金耐压球壳等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被攻破。

共性基础关键核心技术。河南省在超大直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航空航天用的大型铝合金板材万吨级的拉伸机装备、大马力的无机变速拖拉机、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装备等一批共性基础关键核心技术在全球都具有一个领先的地位。

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前景

在谈及河南省的智能装备市场时,以数控机床为例,李处说从2016河南省开始实施“机器换人”开始,2016年示范应用了1600多台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2017年示范应用50多项目,应用2820台工业机器人和2744台数控机床。在2018年示范应用93个机器换人项目,应用1810台工业机器人和3865台数控机床。

全力推动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在面对席卷全国的智能制造浪潮,河南省正在积极的谋划构建智能装备产业新体系,力争勇立潮头。下一步,河南省将聚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装备、新兴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5大领域,大力实施集群引进、技术创新“双路并进”战略。坚持龙头带动、链式发展方针,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创新投资模式、设立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金,,巩固提升焊接机器人和轴承等专用数控机床领先优势,引领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坚持引进产业和开发市场并重,形成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提升河南智能装备的市场占有率。

在集群培育上,河南省要打造8个百亿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形成郑州、洛阳、新乡、许昌这四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的一个核心区。在郑州,以航空港区郑州友嘉为核心为龙头我们培育国内领先的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在洛阳,以格力智能装备和洛阳高新区为核心我们建设全国重要的机器人及智能成套装备研发的一个产业生产基地。在许昌以许昌经开区来培育中高档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在新乡,打造成专用的数控机床和零部件的产业基地。

在数控机床产业上,河南省在数控机床上聚焦发展关键基础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这三大领域,以集群引进壮大产业规模,以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突破高性能数控系统装置、伺服驱动装置、高可靠性功能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五轴以上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巩固提升轴承、锻压等行业专用机床竞争优势,扩大中高端通用机床规模,全面提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在产业布局上,依托郑州航空港、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加快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集聚,打造郑州、许昌国内领先的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支持洛阳、新乡、安阳、濮阳、南阳、三门峡等地,提升专用特色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在机器人产业上,河南省将重点方向针对产业应用及市场急需,开展机器人本体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整机、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三路并进”。以机器人系统集成为核心构建我省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体系。优化清洁、儿童教育、老人陪护和智能家居控制等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深化人工智能和物联 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服务机器人产品品质。

在布局上,我们依托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新乡高端装备专业园,加快推进格力(洛阳)智能装备、新松机器人(新乡)等项目建设,打造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支持洛阳依托洛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安阳依托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小镇等园区,建设国内先进的特种、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

在智能物流仓储装备产业上,河南省将重点突破全数字化控制、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智慧物流技术,加快发展重载AGV(自动引导运输车)、智能起重设备等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引进国内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加快无线射频及智能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技术、自动快速分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堆放、存取和分拣等智能仓储设备。在产业布局上重点突破全数字化控制、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智慧物流技术,加快发展重载AGV(自动引导运输车)、智能起重设备等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引进国内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加快无线射频及智能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技术、自动快速分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堆放、存取和分拣等智能仓储设备。

在新兴智能装备方面,河南省将重点方向加大国内外优势3D打印企业对接引进力度,扩大工业级3D打印装备产业规模。突出发展植保、物流等无人机产品,加快突破智能避障、自动巡航、群体作业、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巩固提升气体、热释电红外、气象等传感器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基于MEMS的新型智能传感器。深化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研发工业激光器及成套设备技术,扩大高功率、高精度激光加工装备产业规模。在产业布局上依托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乡3D打印专业园和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许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新兴智能传感、3D打印设备、激光加工装备产业。支持郑州通用航空产业园、新乡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科技专业园、安阳无人机产业园、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应用等于一体的无人机产业基地。

在智能装备方面,河南省将重点方向是围绕我省汽车、食品、纺织、农机装备、盾构装备、矿山机械、环保装备、电力设备等重点行业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需求,引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推进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 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快开发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在产业布局上支持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洛阳伊滨经开、许昌中原电气谷核心区等产业集聚区,围绕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建设一批特色优势突出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生产基地。

在谈及如何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河南省将会以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在政策上给予企业转型升级支持。

政策一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

鼓励企业投资生产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对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等资金给予支持。

政策二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

积极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按照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购置或租赁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对重点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省财政按照软硬件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政策三

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对技改示范项目的设备、研发投入,按照实际投入的30%给予后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政策四

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

对经省认定的成套设备、单台设备和关键部件,对省内研发和购买使用单位按照销售价格的5%分别给予奖励,奖励总额最高可达500万元;对经省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保产品,省财政按综合投保费率3%的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

政策五

支持建设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

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研发平台载体,除按国家规定支持外,省、市级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

政策六

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河南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对拥有知识产权、已经建立研发投入预算管理制度的科技型企业,根据其年度研发投入一定比例给予奖补,最高可达200万元;对拥有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的企业,根据其年度研发投入等评价情况给予最高400万元奖补支持;对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政策七

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功能

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省内优质工业产品比重,鼓励重点投资项目、重点领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河南省重点鼓励使用优质工业产品目录》内的产品,鼓励优先采购首台套工业产品。同时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为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

对于政策上,李处建议企业在申请项目时候,可以多打一些政策上面的组合拳,申请多重政策支持补贴。

① 河南金红鹰机器人有限公司

② 郑州智慧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在观众互动对话环节,李处表示河南省无论是中小装备制造企业,还是其它智能装备企业,政府都会一视同仁,在政策、资金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五个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帮助企业培养实训人才,为全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制造技术支持和服务。

结语

面对席卷全国的智能制造浪潮,河南省正在谋划构建智能装备产业新体系,力争勇立潮头。为促进河南智能制造的深化发展以及传统制造向新制造的转型升级,构建一个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加速制造业的转型提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