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忠

郭文忠,现任晋城市光机电产业协调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曾被评为市级担当作为表现突出干部,荣获“晋城市五一劳动奖章”。

郭文忠围绕我市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战略定位,狠抓创新平台建设、研发项目孵化、科技人才引进和体制机制改革,为我市打造光机电创新生态,培育发展光机电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省科协批准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争取省发改委批准研究院建设“山西省微纳结构材料与激光器件工程研究中心”;省科技厅批准研究院为全省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争取省科技厅批准研究院建设“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碳纳米材料应用实验室被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授予全省首批“省校合作科研平台示范项目”。截至目前,研究院累计已获批的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达到10个。

同时,郭文忠确立了以纳米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光机电集成技术与重大应用为研究院三大研究方向,推进技术导入,一批光机电领域的“六新”项目在研究院落地孵化。建成了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碳纳米材料应用实验室;建成了填补国内空白的锑化物激光器芯片研发中试项目;启动建设了高强度纳米晶陶瓷玻璃、精密工具用纳米硬质合金两个研发项目,目前两个项目的研发实验线已建成,研发团队已组建。

尹利强

尹利强,市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访问学者。

尹利强在晋城地区率先组建脊柱微创外科,引领微创技术步入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以脊柱内镜治疗为特色的多种微创技术治疗脊柱疾病1500余例,主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国家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个人主编专著一部,发表SCI论文一篇。团队发表中华系列及国家级等各类期刊论文论著20余篇。所在科室先后被授予省脊柱微创专委会“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基地”、市卫计委市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脊柱内镜微创技术专业培训基地”、“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示范中心”。针对老年骨关节疾病多发的特点,尹利强制定并优化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成功开展多例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2020年任分管科教副院长后,尹利强积极落实市医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先后引进155名专业技术人才,外送30余名技术骨干人才到国内一流医院进行深造。同时,持续搭建高质量科教平台,科研课题申 数量首次破百,7个省级护理专科培训基地和晋城市市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培训基地落户市医院,全年科研课题立项65项,发表科研论文108篇,其中SCI7篇,专利4项。

李超

李超,高级工程师,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区煤层气集输与利用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煤矿采空区和废弃(关闭)矿井煤层气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

李超在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科技论文、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项,所在企业各类科技奖励十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申 和承担山西省科研项目3项,参与编制并获批地方(行业)标准2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先后荣获“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全国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山西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他带领团队研发形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成套开发技术,制定了行业首部省级地方标准,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较为成熟的规模化开发与利用;抽采范围从晋城矿区逐步拓展至西山、阳泉、左权等矿区,为国家创效约3.76亿元。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公开选拔,成为了山西省发改委组织的“第十批赴德国北威州研修生”一员。在德学习期间,他先后在德国最大的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和德国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抽采利用领域的先驱创新企业实习,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德国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的企业管理,在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上有了较大提升。

连燕霞

连燕霞,高平市马村镇东周村党总支书记,先后荣获马村镇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先进支部书记、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21年被选为高平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同年荣获高平市乡村振兴带头人荣誉称号。

2010年,东周村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温室大棚80栋,占地面积540亩,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支撑,农业园区陷入困境,荒废多年,180余户老百姓土地租金长期得不到兑现。面对村级负债1120余万元、村集体遗留问题较为突出的局面,2015年新上任的连燕霞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她外出调研、总结经验,多次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由支、村委牵头,村上能人和党员群众积极加入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上农民自己种植大棚的路子。经过2年多的努力,东周农业园区实施了农业大棚改造,园区主体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提升,同时合作社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农业园区逐步走向规范经营。多年的农业园区遗留问题和土地租金包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在此基础上,连燕霞结合东周村现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农业园区资源优势和东周粮站存储优势,积极吸引晋城市可益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紫薯项目落地,经过深入对接,千亩紫薯种植项目于2022年正式落户东周,并成立了古纂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贺姣姣

贺姣姣,陵川县第一中学校生物教师兼研究性学习课教师,负责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及创新工作室模型二室相关工作。

贺姣姣坚持研究性学习与知识产权教育等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发明专利,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寻求企业合作,转化发明专利。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周琪乐等同学发明了通过超声波感应发出提醒信号的设备,并成功申请了专利;学生张赚赚等同学提出含有多个替芯的“多功能枕头”的想法应运而生,并制做出成品,目前该专利产品“多功能保健枕”已投入市场;张赚赚等学生获得了大学生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闫军顿

闫军顿,泽州县金秋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中国铸造行业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

闫军顿从事铸造行业多年,在铸铁排水管、管件、球墨铸铁井盖生产工艺方面有独到见解。他获得的专利成果有24项,应用生产后创造效益每年达5000余万元。他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离心铸管自动化生产设施,自动化挡盖技术、四工位离心铸管技术独一无二,铸管技术达到了国内铸管行业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闫军顿注重创新“五小”技术成果,2017年由他设计创新的焦炭、球团自动卸车机获得了晋城市“五小”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4年闫军顿主持改造了传统的井盖生产线,研制出中国第一条静压式球墨铸铁井盖专业生产线,即一代静压井盖生产线,突破了德国、日本在此领域的技术壁垒。2018年他又在原有静压井盖生产的基础上,主持研发创新了第二代水平静压井盖生产线,成品合格率达99%。此外,闫军顿对球墨铸铁井盖箅子及附件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在他的倡议下,中国铸造 在我市召开了全国《球墨铸铁井盖箅子及附件》行业标准审查会议,该标准于2016年12月发布,2017年2月开始实施,不仅填补了行业相关标准的空白,也为我市的铸造业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田香

沈田香,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总经理。十多年来,她踏实经营,热心公益,多次参加各种公益、扶贫捐助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沈田香于2018年3月在晋城市清控创新基地创立了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主要经营公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勘察设计及工程咨询、选址、规划、环境评价、特殊地质处理等业务,带动本土大学生、硕士生回乡就业30余人。公司先后承揽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城段工程、晋城市洞头村旅游公路改造工程、晋城市湘皇旅游路工程、阳城县(阳高泉至张峰)过境道路改造工程、长治市省道黄龙线过境工程及泽州、沁水、陵川等周边城市的其他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是晋城、长治地区勘察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

2019年,路恒晋城分公司3天完成了洞头村旅游公路改造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的初步设计,6天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为创立“洞头速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也被市委、市政府评选为“晋城市模范单位”。同时,沈田香热心公益事业,持续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5团捐棉衣达300件,一对一帮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5团12连的贫困学生;为疫情严峻的湖北、内蒙古、天津、上海等地捐赠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资,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赵向荣

赵向荣,高平科兴牛山煤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荣获“第三届中国管理创新优秀人才”“首届中国经济诚信之星”“优秀企业家”“爱国华商荣誉奖章”等,选入《腾飞中国》“2009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风采录”。

针对矿井主水泵房传统排水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赵向荣引进矿井排水自动化控制和地面远程监控,实现水泵排水自动化控制;针对洗煤厂沫煤中10—13毫米物料较多问题,他反复研究,筛板加设了两道喷水装置,提高了块煤回收率、原煤分级效果、脱泥效果、原煤入洗量,每年可增加利润180余万元;改变运输系统原运输方式,形成液压自由量调节放库及变频给煤系统;推广煤矿掘进工作面过陷落柱施工技术,对陷落柱顶底板进行锚索穿孔注浆支护,使可采煤量增加7800余吨;采取超前注浆、架钢棚、喷浆等方法,对工作面顶板进行补强支护,实现了工作面正常回采,增加采煤量约116万吨,减少损失9.27亿元。担任牛山煤业矿长以来,赵向荣加快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完成了智能化煤矿建设规划设计及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专项设计、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综掘机及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购置等多项工作。2021年,赵向荣又组织完成了提高15#煤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提高块煤产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等五个研发项目的申 工作。

赵家亮

赵家亮,阳城县新润家庭农场、农场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乡土专家,先后获得晋城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山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并获得“山西省百佳高素质农民”“晋城市果树嫁接修剪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早在2002年,赵家亮就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栽植优质核桃7.08亩,利用荒山荒地、野生酸枣嫁接大枣20余亩,并积极研究探索大枣、核桃优种培育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种植效益。2017年,他扩大生产规模,承包了阳城县林业教育基地150余亩,并积极外出学习科学管理知识,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对高体树进行逐年落头修剪管理的手法,对原有10多年树龄的老核桃进行品种改良,通过对桃树进行科学嫁接,实现了“一树多果”“多品种分期成熟”效果。

2014年,赵家亮成立了阳城县新润家庭农场,走出了农业产业化、规范化生产之路。截至目前,农场已发展樱桃60余亩、核桃100亩、枣20余亩、花椒50余亩、发展杏子、李子、桃、柿子等零星果树若干;对核桃、樱桃、花椒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并举办了各种采摘活动。他所经营的家庭农场被评定为阳城县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阳城县示范家庭农场、晋城市示范家庭农场,2021年又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山西省示范家庭农场。

邢军

邢军,山西科普惠农固县乡中心服务站站长,沁水县琳芝涵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云首河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晋城市劳模、“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先个人”等荣誉称号。

邢军依托“公司+服务站”的模式,以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户种植,推广引进玉米秸杆还田技术、塑料薄膜抗旱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新的技术,有效的解决农户种植上的难题。为发挥好服务站的优势,他积极搭建服务站与农户的合作平台,把服务站掌握的先进技术、科研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专业服务站成为科技推厂的运用和实践者;在服务中心辐射范围内的将庄、固县、安上及附近乡镇的二十多个村推广春秋大棚;在云首、元上等山地多的村庄推广玉米、高粱新品种及塑料薄膜抗旱栽培新技术。同时,他承担了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传播谷子技术推广100亩的任务,经过实地测产,平均亩产676斤,比传统种植亩产400斤增产276斤。围绕“助力精准扶贫”主要目标,邢军进一步抓好科普示范基地、科普中国乡村e站的阵地建设,高质量打造科普惠农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周边农民群众的集中培训,全年不少于12次,带动农户不少于2000人次,推广应用新技术不少于2项,为促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畅晋军 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杨博丽 晋城大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马路军 山西皇城相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成向阳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法律服务中心、 晋城市人才 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杨 旭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王喜春 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

乔 琳 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司永义 泽州县丰牧源种羊场总经理

李 诚 山西朗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静芳 晋城合为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