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等处罚再后悔!安全生产百问百答,收藏

应急管理部

公布一批涉钢、涉粉尘、涉铝典型执法案例

警示企业莫等处罚方恨晚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了工贸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结合典型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并依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研究制定了钢铁、粉尘涉爆、铝加工(深井铸造)等工贸重点行业领域25项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推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聚焦安全风险突出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环节、要害岗位、重点设施开展执法检查。

近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工贸行业典型执法案例,示范引领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精准执法、严格处罚、规范执法;郑重警示钢铁、粉尘涉爆、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对照“钢8条”“粉6条”“铝7条”自查自改,莫等处罚方恨晚;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要依据《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行刑衔接,追究危险作业罪。

涉及钢铁企业8项执法检查重点事项(“钢8条”)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案例1.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应急管理局对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处罚案

2021年3月27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应急管理局对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钢8条”的以下问题:

1.3个炼钢厂精炼炉与热修工位安全间距均不足15米;

2.三炼钢车间240吨天车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铸造起重机;

3.邯宝炼钢厂连铸车间办公室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 警装置。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复兴区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九十九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8.7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2.辽宁省本溪市应急管理局对本溪北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

2021年11月4日,辽宁省应急管理厅会同本溪市应急管理局对本溪北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钢铁专项执法检查,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钢8条”的以下问题:

1.炼钢厂连铸二作业区5号连铸事故钢水罐内有杂物;

2.连铸二作业区转炉一次除尘风机出口水封间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 警装置;

3.炼铁总厂新2号高炉作业区域内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 警装置未正常运行。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本溪市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一百零二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6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应急管理局对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

2021年5月25日,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会同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应急管理局对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公司进行钢铁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钢8条”的以下问题:

1.炼钢厂吊运1号、2号连铸机渣盆作业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渣跨吊运液态钢渣渣罐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2.炼钢厂2号连铸机未设置中间溢流槽,回转溜槽未覆盖钢包回转台全部旋转半径,影响钢水应急排放;

3.炼铁厂高炉3至5层平台、炉顶液压站均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 警装置;

4.炼铁厂高炉喷煤工段烟气干燥炉未设置吹扫装置。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大冶市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九十九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17.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4.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对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

2021年7月7日,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对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钢铁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钢8条”的以下问题:

1.炼钢车间热修区及热修区班组休息室在钢水吊运影响范围之内;

2.高线车间煤气加热炉二层巡检平台、引风机区域、环保监控室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 警装置。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九十九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4.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涉及粉尘涉爆6项执法检查重点事项(“粉6条”)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案例5.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应急管理局对涟水县大唐红木工艺品厂行政处罚案

2021年6月8日,江苏省涟水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涟水县大唐红木工艺品厂进行粉尘涉爆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粉6条”的以下问题:

1.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设置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2.木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3.未规范设置粉尘收集装置,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

4.木粉尘干式除尘系统未采用泄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以及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涟水县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和第九十九条等相关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4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6.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应急管理局对慈溪市宗汉邵亮五金配件厂行政处罚案

2021年5月18日,浙江省慈溪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慈溪市宗汉邵亮五金配件厂进行粉尘涉爆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粉6条”的以下问题:

1.铝粉尘未采用负压除尘方式,采用轴流风机正压吹送粉尘;

2.企业未规范设置粉尘收集装置,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以及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慈溪市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和第九十九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2.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7.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应急管理局对青州市古香画框厂行政处罚案

2021年7月14日,山东省青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青州市古香画框厂进行粉尘涉爆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粉6条”的以下问题:

1.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设置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2.木粉尘干式除尘系统未采用泄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3.木粉尘干式除尘器未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青州市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九十九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2.9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涉及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7项执法检查重点事项(“铝7条”)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案例8.四川省眉山市应急管理局对四川阳光坚端铝业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

2021年9月1日,四川省眉山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四川阳光坚端铝业有限公司进行铝加工(深井铸造)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铝7条”的以下问题:

1.固定式熔炼炉液位传感器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

2.固定式熔炼炉深井铸造结晶器的冷却水系统未配置进出水温度监测和 警装置;

3.固定式熔炼炉深井铸造结晶器的冷却水系统监测和 警装置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

4.铝水铸造流程未规范设置紧急排放或应急储存设施;

5.钢丝卷扬系统未设置应急电源;

6.深井铸造水冷元件未设置应急冷却水源等冷却应急处置措施。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三款以及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眉山市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七项和第一百零二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6.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9.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对青海铝型材厂行政处罚案

2021年9月24日,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执法人员对青海铝型材厂进行铝加工(深井铸造)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铝7条”的以下问题:

1.钢丝卷扬系统引锭盘托架钢丝绳为麻芯钢丝绳;

2.固定式熔炼炉高温铝水出口和流槽接口处液位传感器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

3.固定式熔炼炉深井铸造结晶器的冷却水系统监测和 警装置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等规定,同时该企业还存在其他违法行为。针对上述情况,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一百零二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1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1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应急管理局对五家渠恒信铝业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

2021年7月15日,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会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五家渠恒信铝业有限公司进行铝加工(深井铸造)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涉及“铝7条”的以下问题:

1.固定式熔炼炉高温铝水出口未配置液位传感器;

2.固定式熔炼炉和倾动式熔炼炉深井铸造结晶器的冷却水系统监测和 警装置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

3.固定式熔炼炉铝水铸造流程紧急排放池未设置在紧急排放阀排放口处,无法实现紧急排放功能。

以上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等规定,第六师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九十九条等规定并结合自由裁量,责令该企业限期改正,并作出罚款人民币4.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钢8条”:

1.炼钢厂在吊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炼铁厂铸铁车间吊运铁水、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

2.吊运铁水、钢水和液渣起重机龙门钩横梁焊缝、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3.操作室、会议室、交接班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和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4.钢水铸造(连铸、模铸)流程未规范设置钢水罐、溢流槽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5.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和进出水流量差检测、 警装置,未与炉体倾动、氧气开闭等联锁;

6.高炉、转炉、钢水连铸、加热炉和煤气柜等煤气区域的有人值守的主控室、操作室和人员休息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以及在可能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未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 警装置;

7.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隔断装置和吹扫设施;8.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

“粉6条”:

1.不同种类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2.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一种或多种控爆措施;

3.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4.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未采用负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规范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5.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产生机械火花的工艺,未规范采取杂物去除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6.未按规范制定粉尘清理制度,作业现场和相关设备设施积尘未及时规范清扫;铝镁等金属粉尘的收集、贮存等处置环节未落实防水防潮、通风、氢气监测等必要的防爆措施。

“铝7条”:

1.固定式熔炼炉铝水出口未设置机械锁紧装置;倾动式熔炼炉控制系统未与铸造系统联锁,未实现自动控流;

2.固定式熔炼炉高温铝水出口和流槽接口位置未配置液位传感器和 警装置,液位传感器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

3.存放铝锭的地面潮湿,熔炼炉、保温炉及铸造等作业场所存在非生产性积水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深井铸造结晶器的冷却水系统未配置进出水温度、进水压力、进水流量监测和 警装置;监测和 警装置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未与倾动式熔炼炉控制系统联锁;

5.铝水铸造流程未规范设置紧急排放或应急储存设施;

6.钢丝卷扬系统引锭盘托架钢丝绳未定期检查和更换,卷扬系统未设置应急电源;液压铸造系统未设置手动泄压系统;

7.铸造车间现场未严格控制人数,未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

警惕!安全生产不可马虎!关于安全生产的常识,你知道多少?

关于安全生产的百问百答,快码住转发收藏!

1.什么是安全?

答: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2.什么叫事故?

  答: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时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3.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4.什么叫三违?

答: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5.什么叫四不伤害原则?

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什么叫四不放过原则?

答: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事故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8.什么叫轻伤?

答: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9.什么叫重伤?

答: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毁容、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失能损失超过105个工作日。

10.什么是“三管三必须”?

答: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新安全生产法第三条)

11.什么是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生产经营单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

12.为什么要进行安全培训?

答: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

13.为什么要持证上岗?

答: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新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

14.为什么要佩戴劳保用品?

答: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新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新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七条)

1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是什么?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 告生产安全事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