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二)

8 混凝土机械

8.1 一般规定

8.1.1 混凝土机械的内燃机、电动机、空气压缩机等应符合本规程第3章的有关规定。行驶部分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定。

8.1.2 液压系统的溢流阀、安全阀应齐全有效,调定压力应符合说明书要求。系统应无泄漏,工作应平稳,不得有异响,

8.1.3 混凝土机械的工作机构、制动器、离合器、各种仪表及安全装置应齐全完好。

8.1.4 电气设备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插入式、平板式振捣器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8.1.5 冬期施工,机械设备的管道、水泵及水冷却装置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8.2 混凝土搅拌机

8.2.1 作业区应排水通畅,并应设置沉淀池及防尘设施。

8.2.2 操作人员视线应良好。操作台应铺设绝缘垫板。

8.2.3 作业前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并应符合相应要求:

1 料斗上、下限位装置应灵敏有效,保险销、保险链应齐全完好。钢丝绳 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 废》GB/ T5972的规定执行;

2 制动器、离合器应灵敏可靠;

3 各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应正常。开式齿轮、皮带轮等传动装置的安全防护罩应齐全可靠。齿轮箱、液压油箱内的油质和油量应符合要求;

4 搅拌筒与托轮接触应良好,不得窜动、跑偏;

5 搅拌筒内叶片应紧固,不得松动,叶片与衬板间隙应符合说明书规定;

6 搅拌机开关箱应设置在距搅拌机5m的范围内。

8.2.4 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确认搅拌筒或叶片运转方向正确。反转出料的搅拌机应进行正、反转运转。空载运转时,不得有冲击现象和异常声响。

8.2.5 供水系统的仪表计量应准确,水泵、管道等部件应连接可靠,不得有泄漏。

8.2.6 搅拌机不宜带载启动,在达到正常转速后上料,上料量及上料程序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8.2.7 料斗提升时。人员严禁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过;当需在料斗下方进行清理或检修时,应将料斗提升至上止点,并必须用保险销锁牢或用保险链挂牢。

8.2.8 搅拌机运转时,不得进行维修、清理工作。当作业人员需进入搅拌筒内作业时,应先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悬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并应派专人监护。

8.2.9 作业完毕,宜将料斗降到最低位置,并应切断电源。

8.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8.3.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内燃机和行驶部分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3章和第6章的有关规定。

8.3.2 液压系统和气动装置的安全阀、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卸料槽锁扣及搅拌筒的安全锁定装置应齐全完好。

8.3.3 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制动液及冷却液应添加充足,质量应符合要求,不得有渗漏。

8.3.4 搅拌筒及机架缓冲件应无裂纹或损伤,简体与托轮应接触良好。搅拌叶片、进料斗、主辅卸料槽不得有严重磨损和变形。

8.3.5 装料前应先启动内燃机空载运转,并低速旋转搅拌筒3min~5min,当各仪表指示正常、制动气压达到规定值时,并检查确认后装料。装载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8.3.6 行驶前,应确认操作手柄处于“搅动”位置并锁定,卸料槽锁扣应扣牢。搅拌行驶时最高速度不得大于50km/h。

8.3.7 出料作业时,应将搅拌运输车停靠在地势平坦处,应与基坑及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并应锁定制动系统。

8.3.8 进入搅拌筒维修、清理混凝土前,应将发动机熄火,操作杆置于空挡,将发动机钥匙取出,并应设专人监护,悬挂安全警示牌。

8.4 混凝土输送泵

8.4.1 混凝土泵应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支腿应支设牢靠,机身应保持水平和稳定,轮胎应揳紧。

8.4.2 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敷设前应检查并确认管壁的磨损量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管道不得有裂纹、砂眼等缺陷。新管或磨损量较小的管道应敷设在泵出口处;

2 管道应使用支架或与建筑结构固定牢固。泵出口处的管道底部应依据泵送高度、混凝土排量等设置独立的基础,并能承受相应荷载;

3 敷设垂直向上的管道时,垂直管不得直接与泵的输出口连接,应在泵与垂直管之间敷设长度不小于15m的水平管,并加装逆止阀;

4 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应在泵与斜管之间敷设长度不小于5倍落差的水平管。当倾斜度大于7° 时,应加装排气阀。

8.4.3 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管道连接处管卡扣牢,不得泄漏。混凝土泵的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各部位操纵开关、手柄等位置应正确,搅拌斗防护 应完好牢固。

8.4.4 砂石粒径、水泥强度等级及配合比应符合出厂规定,并应满足混凝土泵的泵送要求。

8.4.5 混凝土泵启动后,应空载运转,观察各仪表的指示值,检查泵和搅拌装置的运转情况,并确认一切正常后作业。泵送前应向料斗加入清水和水泥砂浆润滑泵及管道。

8.4.6 混凝土泵在开始或停止泵送混凝土前,作业人员应与出料软管保持安全距离,作业人员不得在出料口下方停留。出料软管不得埋在混凝土中。

8.4.7 泵送混凝土的排量、浇注顺序应符合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荷载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8.4.8 混凝土泵工作时,料斗中混凝土应保持在搅拌轴线以上,不应吸空或无料泵送。

8.4.9 混凝土泵工作时,不得进行维修作业。

8.4.10 混凝土泵作业中,应对泵送设备和管路进行观察.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对磨损超过规定的管子、卡箍、密封圈等应及时更换。

8.4.11 混凝土泵作业后应将料斗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部排出,并对泵、料斗、管道进行清洗。清洗作业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不宜采用压缩空气进行清洗。

8.5 混凝土泵车

8.5.1 混凝土泵车应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方,与沟楷和基坑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臂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

8.5.2 混凝土泵车作业前,应将支腿打开,并应采用垫术垫平,车身的倾斜度不应大于3度。

8.5.3 作业前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并应符合相应要求:

1 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仪表应指示正常;

2 液压系统、工作机构应运转正常;

3 料斗 格应完好牢固;

4 软管安全链与臂架连接应牢固。

8.5.4 伸展布料杆应按出厂说明书的顺序进行。布料杆在升离支架前不得回转。不得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8.5.5 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不得移动车身。当需要移动车身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得超过10km/h。

8.5.6 不得接长布料配管和布料软管。

8.6 插入式振捣器

8.6.1 作业前应检查电动机、软管、电缆线、控制开关等,并应确认处于完好状态。电缆线连接应正确。

8.6.2 操作人员作业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8.6.3 电缆线应采用耐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8.6.4 电缆线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缠绕、扭结和挤压,并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8.6.5 振捣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操作时应将振捣器垂直插入混凝土,深度不宜超过600mm。

8.6.6 振捣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脚手板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8.6.7 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并应将电动机、软管及振动棒清理干净。

8.7 附着式、平板式振捣器

8.7.1 作业前应检查电动机、电源线、控制开关等,并确认完好无破损。附着式振捣器的安装位置应正确,连接应牢固,并应安装减振装置。

8.7.2 操作人员穿戴应符合本规程第8.6.2条的要求。

8.7.3 平板式振捣器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和承受任何外力,其长度不应超过30m。

8.7.4 附着式、平板式振捣器的轴承不应承受轴向力,振捣器使用时,应保持振捣器电动机轴线在水平状态。

8.7.5 附着式、平板式振捣器的使用应符合本规程第8.6.6条的规定。

8.7.6 平板式振捣器作业时应使用牵引绳控制移动速度,不得牵拉电缆。

8.7.7 在同一块混凝土模板上同时使用多台附着式振捣器时,各振动器的振频应一致,安装位置宜交错设置。

8.7.8 安装在混凝土模板上的附着式振捣器,每次作业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8.7.9 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并应将振捣器清理干净。

8.8 混凝土振动台

8.8.1 作业前应检查电动机、传动及防护装置,并确认完好有效。轴承座、偏心块及机座螺栓应紧固牢靠。

8.8.2 振动台应设有可靠的锁紧夹,振动时应将混凝土槽锁紧,混凝土模板在振动台上不得无约束振动。

8.8.3 振动台电缆应穿在电管内,并预埋牢固。

8.8.4 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润滑油不得有泄漏,油温、传动装置应符合要求。

8.8.5 在作业过程中,不得调节预置拨码开关。

8.8.6 振动台应保持清洁。

8.9 混凝土喷射机

8.9.1 喷射机风源、电源、水源、加料设备等应配套齐全。

8.9.2 管道应安装正确,连接处应紧固密封。当管道通过道路时,管道应有保护措施。

8.9.3 喷射机内部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应按出厂说明书规定的配合比配料,不得使用结块的水泥和未经筛选的砂石。

8.9.4 作业前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并应符合相应要求:

1 安全阀应灵敏可靠;

2 电源线应无破损现象,接线应牢靠;

3 各部密封件应密封良好,橡胶结合板和旋转板上出现的明显沟槽应及时修复;

4 压力表指针显示应正常。应根据输送距离,及时调整风压的上限值;

5 喷枪水环管应保持畅通。

8.9.5 启动时,应按顺序分别接通风、水、电。开启进气阀时,应逐步达到额定压力。启动电动机后,应空载试运转,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投料作业。

8.9.6 机械操作人员和喷射作业人员应有信号联系,送风、加料、停料、停风及发生堵塞时,应联系畅通,密切配合。

8.9.7 喷嘴前方不得有人员。

8.9.8 发生堵管时,应先停止喂料,敲击堵塞部位,使物料松散,然后用压缩空气吹通。操作人员作业时,应紧握喷嘴,不得甩动管道。

8.9.9 作业时,输送软管不得随地拖拉和折弯。

8.9.10 停机时,应先停止加料,再关闭电动机,然后停止供水,最后停送压缩空气,并应将仓内及输料管内的混合料全部喷出。

8.9.11 停机后,应将输料管、喷嘴拆下清洗干净,清除机身内外粘附的混凝土料及杂物,并应使密封件处于放松状态。

8.10 混凝土布料机

8.10.1 设置混凝土布料机前,应确认现场有足够的作业空间,混凝土布料机任一部位与其他设备及构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0.6m。

8.10.2 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面应平整坚实。固定式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支撑结构应经设计计算,并应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8.10.3 手动式混凝土布料机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

8.10.4 混凝土布料机作业前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并应符合相应要求:

1支腿应打开垫实,并应锁紧;

2 塔架的垂直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

3 配重块应与臂架安装长度匹配;

4 臂架回转机构润滑应充足,转动应灵活;

5 机动混凝土布料机的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安全及制动装置应符合要求;

6 混凝土输送管道应连接牢固。

8.10.5 手动混凝土布料机回转速度应缓慢均匀,牵引绳长度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

8.10.6 输送管出料口与混凝土浇筑面宜保持1m的距离,不得被混凝土掩埋。

8.10.7 人员不得在臂架下方停留。

8.10.8 当风速达到10.8 m/s及以上或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9 钢筋加工机械

9.1 一般规定

9.1.1 机械的安装应坚实稳固。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揳紧行走轮。

9.1.2 手持式钢筋加工机械作业时,应佩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9.1.3 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帮扶人员应听从机械操作人员指挥,不得任意推拉。

9.2 钢筋调直切断机

9.2.1 料架、料槽应安装平直,并应与导向筒、调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线一致。

9.2.2 切断机安装后,应用手转动飞轮,检查传动机构和工作装置,并及时调整间隙,紧固螺栓。在检查并确认电气系统.正常后,进行空运转。切断机空运转时,齿轮应啮合良好,并不得有异响,确认正常后开始作业。

9.2.3 作业时,应按钢筋的直径,选用适当的调直块、曳引轮槽及传动速度。调直块的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2mm~5mm。曳引轮槽宽应和所需调直钢筋的直径相符合。大赢径钢筋宜选用较慢的传动速度。

9.2.4 在调直块未固定或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作业中,不得打开防护罩。

9.2.5 送料前,应将弯曲的钢筋端头切除。导向筒前应安装一根长度宜为1m的钢管。

9.2.6 钢筋送入后,手应与曳轮保持安全距离。

9.2.7 当调直后的钢筋仍有慢弯时,可逐渐加大调直块的偏移量,直到调直为止。

9.2.8 切断3根~4根钢筋后,应停机检查钢筋长度,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及时调整限位开关或定尺板。

9.3 钢筋切断机

9.3.1 接送料的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应根据加工材料长度确定。

9.3.2 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切刀不得有裂纹,刀架螺栓应紧固,防护罩应牢靠。应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啮合间隙,并及时调整。

9.3.3 启动后,应先空运转,检查并确认各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开始作业。

9.3.4 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前,不得切料。操作人员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切料,应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并应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不得用双手分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切料。

9.3.5 操作人员不得剪切超过机械性能规定强度及直径的钢筋或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9.3.6 剪切低合金钢筋时,应更换高硬度切刀,剪切直径应符合机械性能的规定。

9.3.7 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并应采用套管或夹具将切断的短料压住或夹牢。

9.3.8 机械运转中,不得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在钢筋摆动范围和机械周围,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9.3.9 当发现机械有异常响声或切刀歪斜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修。

9.3.10 液压式切断机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液压油位符合规定。切断机启动后,应宅载运转,检查并确认电动机旋转方向应符合规定,并应打开放油阀,在排净液压缸体内的空气后开始作业。

9.3.11 手动液压式切断机使用前,应将放油阀按顺时针方向旋紧,作业完毕后,应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松。

9.4 钢筋弯曲机

9.4.1 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

9.4.2 作业前应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并应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相应规格的芯轴和成型轴、挡铁轴。

9.4.3 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挡铁轴应有轴套。挡铁轴的直径和强度不得小于被弯钢筋的直径和强度。

9.4.4 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芯轴、挡铁轴、转盘等不得有裂纹和损伤,防护罩应有效。在空载运转并确认正常后,开始作业。

9.4.5 作业时,应将需弯曲的一端钢筋插入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将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在检查并确认机身固定销安放在挡住钢筋的一侧后,启动机械。

9.4.6 弯曲作业时,不得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

9.4.7 对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不得进行弯曲。在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时,应戴防护镜。

9.4.8 在弯曲高强度钢筋时,应进行钢筋直径换算,钢筋直径不得超过机械允许的最大弯曲能力,并应及时调换相应的芯轴。

9.4.9 操作人员应站在机身设有固定销的一侧。成品钢筋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9.4.10 转盘换向应在弯曲机停稳后进行。

9.5 钢筋冷拉机

9.5.1 应根据冷拉钢筋的直径,合理选用冷拉卷扬机。卷扬钢丝绳应经封闭式导向滑轮,并应和被拉钢筋成直角。操作人员应能见到全部冷拉场地。卷扬机与冷拉中心线距离不得小于5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