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情况,比如一辆汽车在经销店多次换油,一直用某品牌A的20W50,突然换成另一品牌B的20W50,油灯亮了开,压力低,放油,然后换回A,就又正常了。这种情况很常见,为了留住客户,制造商或经销商往往会承认自己为一桶油买单,但并不清楚为什么,甚至品尝油也是好的。还是跟油本身的粘度有关,和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这里有更专业的见解,在润滑油的黏度等级中,20W-50代表100时,油品黏度范围为16.3-21.9,也就是说同等级油品黏度范围很广,不是一个固定值。不同厂家采用的具体混合粘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异,使用效果也会有差异,低粘度的新车更省油,高粘度的最适合超载和旧车,这很容易解释。问题了。
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另一个问题。你可能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同品牌的机油等级越高,机油看起来越稀薄。比如CF-420W50和CI-4 20W50比较,20W50的粘度相同,但两种油的稀稠度感觉完全不同。这是因为油的等级越高,使用的基础油等级越高。例如调配CF-4时可以使用矿物油,矿物油本身的倾点基本在-20以上。 但混合物在CI-4 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氢化基础油以上的油进行混合物。这些油品的倾点均低于-30C,因此即使它们在调合后具有相同的粘度水平,但油品本身的质量决定了它们之间在室温下的粘度差异。
目前,部分车主对柴油车的压力存在一个误区:由于国内市场柴油车超载严重,大部分车友对油压存在很大的误区,即油压多少越高,更好。其实这是严重的错误。机油是关于平衡的。实际上,增加机油的粘度是很容易的。从粘度调节剂入手可以解决低压问题,但为什么当今国际润滑油大品牌没有提高机油粘度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