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配的方法
目前在机械工业的实际生产中,轴承的装配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压力法、液压配合法、温差法。
压力法
所谓压力法是指通过适当的人为方法如液压千斤顶均匀的施加轴向的压力,将轴承压至轴颈位置,或者是将轴承压配于轴承座孔中(也适用于轴承的拆卸)。其安装安装情况如下图1所示:
大图模式
图1压力法轴承装配
压力法的最大优点便是他的简单易行,有时候甚至只需要一套简易钳工工具就能完成。在一些粗制轴承装配上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压力法往往会导致轴承与轴的配合表面受到严重的损伤,其损伤成都随着装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且装配时轴向压力与过盈量成正比,拆装力增加,配合表面的损伤程度也变得更加严重,容易造成轴承的损坏。所以压力法不适合装配要求较高与过盈较大的场合。大图模式
液压法
所谓液压法是指通过一台手动泵或电动泵,经油管通过油轴内部预先加工好的油道将由引导至轴颈表面处的油槽中。通过油的压力将两配合面张开并向油槽两边渗透。直到接合面完全被顶开。此时接合面之间存在一层油膜从而在无接触的情况下装入或拆下轴承。
温差法
所谓温差法是指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有两种方法:将轴承加热使其膨胀(或者将轴颈制冷使其冷缩),在轴承孔与轴颈之间的过盈量消失后把轴承套在轴颈上,待轴承冷却后(或者轴颈恢复温度时),过盈量恢复,轴承就会紧配于轴上。结论:
相比较三种方法,由于实验的要求,压力法的轴承装配装置不适合生产质量的要求,所以不加采用。
液压法虽然装配效果好,能适应过盈要求较高的产品,但是所使用到的液压油会导致环境的污染,而且清洁困难,同时设备的成本较高。不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设计定义采用温差法。
大图模式
设计思路
温差法
温差法较于其他的装配方法,不需要加压设备,因而不受液压机容量的限制,而且在装配过程中接合面不会受损,效率高,安全无污染。无论是从工艺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或者是成本价格的角度来考虑。温差法的拆卸都具有一定优势,所以目前得到广泛的运用。
- 目前在市场上利用温差法实现装配的途径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烘箱加热法
- 加热板加热法
- 油加热法
- 传热环加热法
- 火焰加热法
- 感应式加热法
- 电力制冷法
- 物理制冷法(采用液氮或者干冰汽化制冷)
- 传导制冷法
用过比较者几种的方法的利弊,考虑到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环保性,成本以及效率等等各方面的因数,设计觉得那个采用感应式加热法。
感应式轴承加热器能使轴承温度上升迅速,一般只需要几十秒,同时能量损失小,没有明火或温度过高的热源,安全可靠。在加热过程中,轴承受热均匀,温度容易控制。全过程中,装置清洁无污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