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建“沪通长江大桥”的“建桥国家队”来到如东,竟是……

8月24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

盛东如东400兆瓦海上风电场

首根钢管桩沉桩到位

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工

南通人对中铁大桥局的熟悉,缘于即将合龙的沪通长江大桥。5年多来,在大桥人的攻坚克难下,这座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如今进入贯通“倒计时”。

但中铁大桥局深耕江海大地的步伐并未停止,他们根据南通产业结构特点,挑战新领域、发展新能源、展示新作为,实现了从江到海的跨越,再度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央企力量。

沪通大桥资料图。许丛军 摄

海上风电是技术最成熟、最具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南通地处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的东南沿海,近海风力发电潜力巨大,且起步较早。2004年,我国第一个风电特许权项目花落如东;2006年,江苏省首座风电场——如东龙源风电场第一台风机正式并 发电,此后南通风电装机容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底,我市风电并 装机可达353.65万千瓦,作为江苏“海上三峡”主阵地的龙头带动作用更为凸显。

如东海上风电资料图

盛东如东400兆瓦海上风电场(如东H3#)项目位于省管区东侧的牛角沙,场区中心离岸距离39公里,海床面高程为-3.1-23.5米,部分区域海底地形起伏明显。风电场平面布置呈梯形,东西方向长约18公里,南北方向平均宽约6公里,规划面积约90平方公里,总计安装80台单机容量5.0兆瓦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

大桥局技术人员介绍,23日下午4点,施工船从50#机位附近开始移船进点。精确定点后,施工船吊起液压打桩锤对高80.76米、重885.82吨、直径6-6.7米的钢管桩进行击打,于24日凌晨两点完成海上50#基础桩的施工。项目工期预计至2020年5月,建成后,年发电量近7.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7万吨、二氧化硫518万吨,减少灰渣约8.9万吨、烟尘约2.3万吨,有利于缓解电力工业的环境保护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