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是否需要很“严谨”?

做非标这一行。很多时候设计都不计算的。

例1:电机、减速机选型时候,都是不算功率、扭矩的。只是要求达到相应的线速度就行,选多大的电机都是根据经验来, 400W、750w都不经过计算。惯量匹配都是往小了选。可能也是因为做的东西负载不大的原因。

例2:气缸选型。优先选择可调节型气缸。不模拟气缸行程位置,行程200就选200行程气缸。

例3:同步轮选择,负载大选用S8M,小负载就是S3M。不选除S3 5 8M外形状的同步轮。

例4:轴。轴设计都是不计算的。可能也是非标的东西小的原因。

例5:公差选用。这个是最让我头疼的。一个小惰轮组件。里面装深沟球轴承,选用基轴制加工孔H7,孔径32 材质6061,间隙配合。做完回来被工程师说了一顿,说应该配紧配,孔小个1丝到2丝。回头我一查公差配合,孔径32的满足他提出的公差要求的有M6 M7。然后听他的改紧配,哦豁,装进去取不出来。

机械社区 友回帖摘取

一般情况是,今天签合同,电话通知项目启动,一个月交货。装配得留一周吧,机加工得留2周吧,其中乱七八糟的浪费还得留一两天吧,那留给研发设计出图的时间哪还有那么多时间计算,不靠经验就不能完成项目。

ID : 南天横翼

链条式塑料管牵引机,两边夹紧液压缸给加了双向液压锁,没想到管径大了1mm,进去直接被挤坏。后来分析,这地方不能加液压锁,应该加蓄能器,要维持压力,而不是维持位置。

有一个沉箱,用钢绳吊着四角从地面下到地坑,沉箱要维持水平,设计师做成了动滑轮形式,指望它自己平衡,结果现场工人一踩上去,沉箱差点翻过来。后来还是老实改回4条死绳。

还有个故事是听来的,说有个炉子的电气部分要检修,炉门是液压升起的,组长是新来的,现场检查完开干,按照规程干活前要断电,结果那边一拉闸,这边炉门下来了,死伤惨重……事后总结,这种场合一定要用死铁撑住,做到万无一失。

普通地方粗放没关系,但涉及安全的地方一定要严谨,逻辑一定要严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驶得万年船。

只有经历了所有的失败,剩下的才有可能是成功。

ID : 机器画家

因时而异,因事而异。

这个道理,很多”机械”头脑的人不懂。

ID : 机械社区618

都是要计算的。计算本身也是积累的一个过程。一开始可能算一个星期,算一两天,后来可能分分钟就算完了。也就是EXCEL改个数的事,也就是输个力simulation一下的事。分分钟搞定。计算了才能睡个安稳觉。

ID : 水水5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