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先锋 做好表率 | 海口重点项目创新工艺打造精品工程,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创造一项新“海南纪录”

10月12日,正在建设中的美兰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创造一项新的“海南纪录”——新建的T2航站楼创新使用同步液压提升工艺,将航站楼单块面积最大1.1万平方米、重达1000吨的屋盖 架一次整体安装到位,刷新海南应用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最大施工面积纪录。

“在航站楼建设中使用该工艺,不仅可保证施工质量,预计还能缩短屋盖施工总工期20天以上,切实加快施工进度,确保T2航站楼钢 架结构10月底实现封顶。”10月12日上午,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潘建表示。

“目前正在实施安装的中心区钢结构屋盖工程属于钢 架结构体系,总长220米、宽116米,提升区域面积25500平方米,提升工程量约2400吨,屋盖安装高度较高(最大标高32.8米),纵横向跨度较大(最大跨度61米),结构杆件数量多,自重较大。”项目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总经理熊善广说,这是航站楼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挑战。

对此,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指挥部经过充分论证分析发现,若采用常规的高空散装方案,最大跨度的主桁架应分段吊装,不但高空对接、焊接工作量巨大,且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风险,施工难度较大,不利于钢结构现场安装的工期控制,技术经济性指标较差。熊善广介绍,经多方深入研究分析,指挥部决定将 架结构在地面拼装成整体后,应用“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将整体提升到位,再进行柱顶部分安装,这将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并对质量、安全和工期等均较为有利。

据了解,美兰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总用钢量突破万吨。其中屋盖钢结构面积约10平方米,总用钢量约为6500吨。潘建介绍,此次钢结构同步提升是海南省第一次在如此大面积结构上应用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钢结构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预计节约屋盖施工总工期20天以上,T2航站楼钢结构整体屋盖也将于10月底完成提升。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海口重点项目的建设者们争当先锋,发扬工匠精神,因地制宜创新施工工艺。美兰机场二期根据建筑功能和城市抗震特点,在航站楼中心区采用隔震技术,于基础顶处设置隔震装置,可以使得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60%以上,有效地提高航站楼的抗震性能,并有效减少结构的工程造价,航站楼建成后将是海南省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也是全国最大错层隔震建筑。

《海口日 》今日 道

审稿:王浩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