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故障:深度解析液压噪声、机械噪声的不同处理方法!

液压泵的噪声

液压泵的噪声主要有液压噪声和机械噪声两种。

1.液压泵的液压噪声

液压泵的液压噪声主要是指困油、吸油及进气等引起的噪声。

(1)液压泵困油产生的噪声困油现象 会产生噪声。

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液压泵设计时已采取了改进机构,如在液压泵中设卸荷槽。但是,如果装配质量不高或维修拆装不当时,就会造成卸荷槽的位置偏移,导致困油现象发生。其表现为随着液压泵的旋转,不断地交替发出爆破声和尖叫声,规律性很强,新旧泵均如此。

消除办法是:用刮刀或锉刀修磨卸荷槽(卸荷孔),边修边试验,直至消除困油噪声。每次修正量定要很微小,以免造成液压泵吸、压油口互通。

(2)液压泵吸油及进气产生的噪声一般工作油中溶解的空气量较少,对泵的噪声影响不大,然而,油中一旦混人空气,则影响极大。液压系统通常在运转初期噪声很小,但运转一段时间后出现较大的噪声,且油箱中油液因含有小气泡而变成乳白色,证明油中已混人了空气。油中混入空气产生气穴,噪声值将增加10~ 15dB,很容易发出尖叫声。控制空气侵人是减小噪声的重要途径。

检查部位及清除方法是:

1)油箱液面不能过低,油量要足,一般吸油管口距油箱液面高度以140 – 160mm为宜。

2)进制情的密封性要可靠。如有漏气可拧紧管接头或更换密闭圈。

3)进油口过滤器不能堵塞或滤 过密(一般过滤精度齿轮泵为50μm叶片泵为30μm、柱塞泵为25μm)。过滤器应在油箱液面下2/3处。

4)液压泵的各个密封部位不能漏气。转速也不能过高,以防止吸空。

若液压泵中已进入了空气,则要排气。进入管道内的空气,可以松开放气阀排气;对于油中的气泡,可采取短时间停车的方法,让油箱中的气泡分离。总之,为了防止气穴的产生,控制液压泵的噪声,对于所有可能进人空气的渠道都应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揩施。

液压油粘度过高、吸油口过小,则吸油阻力大;转速、压力过高,超负荷工作,均会引起噪声。应检查液压油牌号及工作温度(液压油牌号合适、工作温度应正常),检查吸油口流速(不超过1. 5m/s),检查压力、转速(均不应超过额定值)。

2.液压泵的机械噪声

由机械振动引起的噪声有两类。

一类是属于设计、加工问题造成的噪声,如泵的旋转部分的不平衡与加工误差(齿形误差、节距误差等),造成周期性冲击振动,引起噪声;另一类是属于装配质量和零件磨损、破裂及拉毛等造成的振动引起的噪声。

具体情况如下:

1)因轴线不平行造成齿轮啮合不良,泵盖与齿轮断面磨擦,螺栓松动使泵体与泵盖接触不良,尤其是齿形误差较大、安装又不符合要求出现的振动噪声更大。

2)泵的轴承磨损,叶片与定子表面撞击、损伤,会出现异常的噪声,这往往是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3)动力轴与泵的传动轴不同心,变量叶片泵滚针轴承调整不当也会产生振动噪声。

4)油管、机架、液压泵零件松动与泵出口压力脉动引起振动噪声。可安装蓄能器吸收压力脉动或缓冲压力突变。可通过加橡胶垫、隔音材料或隔音装置降低振动噪声。

齿轮泵噪声高的主要原因有:困油现象、齿形精度低。

解决方法是:修磨卸荷槽或调换盖板,对研齿轮或更换齿轮。

叶片泵噪声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定子曲线不良,解决方法是修理研磨或更换定子;

②叶片槽与叶片松紧不,解决方法是单槽配研或更换,使之灵活;

③配流盘有困油现象,解决方法是修正卸荷槽;

④叶片槽歪斜或转子轴歪斜,解决方法是更换转子或转子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