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讲堂 | 润滑油“攻关”轶事——再不说该失传(续)–李云鹏

润滑讲堂 | 润滑油“攻关”轶事——再不说该失传(续)–李云鹏

因为当年的“攻关”是1982年起步,到“九五”期间也只剩下部分攻关组还在坚持又做了几年,比如汽车自动传动液和液压油等,攻关,真正红火的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当年的荣光,当然不止石科院一家,石化系统的各单位都各显其能,为大国的润滑油行业之起步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比如液压油,茂名石化研究院就是一个“攻关”重镇。我所知道的,石科院是液压油组长单位,但液压油的科研经费却是由茂名研究院掌管,统一调配,个中缘由也好理解,石科院毕竟处于帝都,且石科院当时是一个大一统单位,职工人数这几十年来一直是千人以上规模,财务手续繁琐,各攻关分组的经费使用起来审批程序过于复杂且周期太长,而兄弟单位相对规模小一些,财务手续灵活简便,有那种山高皇帝远的感觉对不对?其它攻关分组也是一样,齿轮油组也是,“八五”期间,攻关组长是石科院的仇延生教授,而组长单位却是兰炼研究院,一样的道理。

我想说的是,这个小文只是本人凭记忆,记下来自己所知道的,讲一些故事而已。分享荣光,口述历史,所谓的真正的“回忆录”,那是需要严谨而大量的求证工作的,非本人以一己力所能及并且本人似乎也没有这个资格。

千万不要小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几年的润滑油攻关工作!它起码为我们润滑油行业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活跃在行业内,拿珠三角地区为例,现在的润滑油企业或者企业里的从业人员,或多或少都与茂名石化和广机所有关,这两个单位前者是二冲程油和液压油的攻关单位,后者是金工油攻关组的重要成员。

这是我经常说的传统与传承,此现象可以推及其它。例如河北石家庄及其周边,现在分布着许多与润滑油有关的油品调和厂和添加剂厂等企业,这也与传统有关,其主要的原因是当年的定州石油化工厂,这个当年的地方国企,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定州石油化工厂”可以在润滑油攻关的那个年代也就是“经济双规制”时期,有一部分计划内油品包括计划内的基础油采购的资质,须知那时的“资质”就是“钱”呀!也因此人们对石油化工业趋之若鹜,待到“市场经济”了,这些从业人员便衍生出了许多相关产业,以至于石家庄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了民营润滑油产业的一个重镇,这其实和石家庄炼厂没有什么关系,石家庄炼厂只是一个燃料型炼厂,产品比较单一,与润滑油关系不大。山东济宁也是,济宁如今是一个民营润滑油企业的重镇,追究其历史的话,也与石家庄地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起定州,就是原来的定县,可别小看这个小城。定县古塔很有名气,它是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叫定州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因建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的开元寺内而名。据说是宋-辽战时北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还有就是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地区现存很完整的一座清代科考场所,是举行科试和选拔秀才和贡生的场所,它与古塔一起,我认为是定州的两个宝贝历史古迹。尤为难得的是,定州是民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的实践基地,得到了民国政府的肯定和赞赏,北有晏阳初南有陶行知。晏阳初本人和民国政府的教育理念,我本人觉得,实在是让现在的教育相关管理部门汗颜!所谓教育复兴,一流大学,先把教育理念复兴到民国那时候,再论其它不迟。

还是为了研发75W/90 GL-5这款齿轮油时的原料,出差兰州,坐火车,绿皮的。要知道那时心目中的兰州,在遥远的大西北,坐火车要三十几个小时,路程两宿一天,帝都到兰州有两条线,北线过银川南线走西安。当然可以坐卧铺,晃悠去呗,但是那个年代都穷呀,想想坐硬座可以省出来两宿的出差卧铺补助,一趟差下来,来回能挣近一个月的工资,得是多大的诱惑!受这样的罪,只是为了去提两塑料桶也就是三十多公斤的兰炼蜡裂解PAO,现在看来,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上次本篇,我们是以“正国级领导人”的话题结尾的。我依然可以说,石科院之藏龙卧虎,本次结尾,先把我们润滑油行业德高望重的前辈,为前期润滑油界做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的,已经故去的闾丘褆袀先生提出来。先生虽然是机械行业的专家,但在润滑油领域,应该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他的故事,与另一位“正国级领导”有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