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上这根铁索的作用为何那么大?没有它舰载机都无法降落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的整体尺寸是无法与陆地机场相比的,跑道长度十分有限,所以这些超过20吨的固定翼舰载机是无法不借助外力进行起飞和降落,所以没有阻拦索就无法完成固定翼舰载机着陆(舰)任务。

虽然还有一种叫做“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固定翼飞机(F-35B、海鹞、雅克38、雅克141等),但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模式对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削弱非常明显,海鹞在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只有90公里了。

所以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在大中型航空母舰上一般不采用,只有一些无法安装弹射器和阻拦索的轻型航空母舰还会选择这种模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重型航空母舰虽然也搭载F-35B,但是这出于英国的“腰包”比较紧缩,将弹射器和阻拦索都给裁减,如果不是因为囊中羞涩,那么“伊丽莎白女王”级也将是搭载F-35C进行弹射起飞+阻拦着舰的航空母舰。

至于说阻拦索的作用有多大,这么说吧,没有这根“不起眼”的阻拦索,中国的航空母舰诞生还要继续推迟,或者“辽宁”舰现在只是一艘直升机航空母舰。

下面说说这个阻拦索,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辽宁”舰的阻拦索,表面上只是一根钢丝绳,但是甲板下面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在支持这跟“钢丝绳”的工作。其实这跟所谓的“钢丝绳”也不是普通的“钢丝绳”,我们手头上没有“辽宁”舰阻拦索比较形象的尺寸对比,我们来看一下美国航母的阻拦索。

下图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现在使用的阻拦索,可以看到他其实是非常粗的,完全可以称的上钢索。

而且这也不是简单单根钢丝绳制成,它实际是由多股钢索“拧”出来的,每股钢索又是由多根钢丝绳拧出来的。阻拦索必须韧性好,但是又不能太硬,否则尾钩拉扯时容易直接断裂。

所以小小的阻拦索对材料、力学、加工工艺等方面是考验是非常强的,所以为什么只有美俄现在能生产这个东西?要是专业人员从截面图就能分析出里面有哪些道道,这就是为什么开头那根展出的阻拦索要对截面进行特殊处理的原因。

说完阻拦索,其实阻拦索只是一个能看见的“表面”,实际上还有更庞大的机构在下面配合。

除了阻拦索之外还有滑轮缓冲装置、主液压缸、阻拦器系统、尾端缓冲装置、动十字头、复位系统、冷却系统等结构组成。而阻拦器系统有包括主液压缸、蓄能器、定滑轮组、膨胀气瓶等结构组成。

我们在高中物理应该学过能量守恒,换句话说高速着舰的舰载机在短时间内做到速度停止他的动能急速下降至0,按照能量守恒来说这些动能必须要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

当舰载机着舰时,尾钩会钩住阻拦锁使阻拦锁急速向前运动,此时阻拦锁通过滑轮组带动柱塞对液压缸进行压缩,压缩的过程中将液压油压入蓄能器中,液压系统在短时间内吸收了飞机的动能,这个时候就进行了能量的转换。

所以飞机才能这么快的消耗完自身巨大的动能,实现超短距减速。当舰载机停止时,阻拦索通过复位系统重新归位,此时的动作是将液压油从蓄能器再返回到液压缸内,等待下一次着舰作业。在这一系列动作中需要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因为整套阻拦系统(特别是液压系统)吸收了飞机的动能后温度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升高。

所以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地阻拦索实际在考验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材料水平、机械加工技术、电子(阻拦索工作涉及到一些自动控制)、液压技术等等方面,所以能搞全套阻拦系统的国家必定有很强的工业水准,目前除了中国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就连法国海军使用的阻拦系统也是由美国进口。

目前中国的“辽宁”舰和首艘国产航母一共配备了8套阻拦系统,未来即将国产的003型和004型也会大量使用,这不可能指望美国和俄罗斯去卖给你,他们巴不得我们压根不要有航空母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