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辗转迁徙的三所——飞机附件设计研究所

六院三所——飞机附件设计研究所,一开始是一个小的研究所,几十年中辗转西安、洛阳、襄阳、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南京航空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1961年7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复国防部六院关于成立“飞机附件设计研究所”(六院三所)的 告。同年8月,六院第三研究所——飞机附件设计研究所在西安113厂正式成立,由在西安844厂成立的六院五所代管。三所由四局有关工厂部分设计人员和哈军工参加东风113飞机附件设计的李伟贤、步荒、冯钦和、吴冠军、王国钦、仲侗芝六位同志等人员组成,所长陈御风、副政委刘平。

六院三所首任所长陈御风(右)与政委刘平合影

三所开始暂借西安113厂、114厂房屋进行筹建,1962年定点洛阳原第六坦克学校旧址(原大军阀吴佩孚的旧兵营)后与五所一分为二,各自独立。1962年起接收了一批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全军调配的干部。当时条件很差,在三处破落大院(均为平房)办公,生活上要靠自力更生,但三所上下全力参加米格-21附件的摸透工作和对敌机残骸的分析研究工作,参加了米格-21散装件的仿制装配。后来,曾重点抓了交流电源恒速装置的研制与新机配套,直到1967年六院接收北京教育部教学仪器厂组建574厂后,才将交流电源恒速装置的研制与新机配套的任务转至该厂继续研制。

1963年3月15日开始大规模土建工作,到1964年底,完成投资161万元,具备初步条件,发展到拥有职工695人,建筑面积19125平方米,各类试验设备59台;成立了液压、燃油、环控三个专业研究室和一个试制车间,开始开展液压马达等项目研制工作。

1964年4月,六院三所成立之初领导和全体职工合影

1964年6月六院三所技术人员合影

1964年2月1日~2月4日 三所召开首届党员大会,选举党委委员九人。陈御风为书记,刘平为副书记。

1964年六院三所党委委员合影

1965年1月12日至27日三机部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651”会议,宣布六院及其所属厂所由国防部国防科委建制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建制领导。1965年2月16日刘平向全所传达公布三所撤消的决定。根据上级决定,三所现役军人从1965年6月1日转业到工厂。六院三所科研人员、干部和工人痛心地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被分散到西安、新乡、长春、合肥、南京、兴平等十厂一所,刚刚成长的附件研究所夭折了。

1967年1月19日,三机部党委批准六院《关于恢复三所建制的 告》,六院三所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研究院第六○九研究所(番号为武字242部队)。当时国内正处于 “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营”的三线建设时期,1967年8月30日,六○九所(对外名称为飞机附件设计研究所)在襄阳城西十多公里的隆中山冲开始了重建工作,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们又汇聚到这里,开始了609所二次创业的新篇章。

1967年在隆重山沟里进行基建的场景

到1973年底,初步形成了包括六个专业研究室和六个试制车间的综合性飞机附件研究所,职工总人数发展到1496人,在60年代未、70年代研制成功多种型号伺服阀,其中Z21-3伺服阀装用于靶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上天使用的伺服阀。至1984年底,六○九所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包括液压、燃油、环控、电子等七个研究室、七个生产试制车间,设计、生产、试验、计量、检测能力俱全,职工人数也由归建初期的不足300人发展到1862人。科研生产也取得突出成就。为25个机种的研制配套,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1996年11月18日, 中航总公司下发航空计[1996]1118号《关于六○九所与五一一厂联合组建“南京航空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的批复》,609所与金城集团的军品部分重组而成的南京航空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开始进入筹划阶段。

2003年2月24日,国防科工委正式下文,批复同意南京航空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调整至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的建议。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路33号的“南京航空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占地面积420亩,总建筑面积约12.67万平方米。2004年1月在南京江宁开发区奠基,2005年11月9日在南京江宁开发区“中心”新园区举行了竣工暨开业典礼,投入正常生产运行。2005年8月-2006年3月,“中心”调迁工作基本完成。

南京机电办公大楼

襄阳老区这一块地,也没有因南京“中心”的蓬勃发展而荒芜。609所制定了“两地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通过职代会讨论,决定把襄阳老区发展为航空产品零部件和部分产品制造、试验、民品和三产的基地,不断扩充军用、民用和转包生产市场的的新内涵,使所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609所与金城集团的军品部分重组而成的南京航空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整体并入金城集团10年左右,2014年12月,经集团党组批准,将金城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分离,各自作为直属成员单位管理。

目前,南京机电拥有的空中加油设备、恒速传动装置、应急动力装置、冲压空气涡轮、空气涡轮起动机、燃气涡轮起动机、辅助动力装置、高压除水环境控制系统、三轮涡轮冷却器、高性能电液伺服阀系列、高压液压泵系列、燃油泵、高压直流电动机系列、电传飞机地面操纵系统、舵面作动器系列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南京机电现有正式职工3000余人,其中,有研究员9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组成的产品研发团队,设有5个机电系统分部、4个专业产品分部和机加、热表处理、钣焊等专业化制造分厂,并与霍尼韦尔、利勃海尔、汉胜等国际知名企业成立3个合资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