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给患者输液拔针时,携带无菌棉签准备按压针眼,然患者竟拒用棉签按压,要求用输液贴进行按压。
笔者问其缘由,患者解释:“用棉签按压,按压得当则好,如若按压稍微不得当,则会青一块,紫一块。而用输液贴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笔者作为一名临床经验不足的新进职工,心中颇有疑问,于是在近段时间的治疗护理中留心观察,竟发现大部分患者更倾向于用输液贴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
那么用输液贴按压穿刺部位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该如何去按压呢?经笔者查阅文献以及临床实践,现总结如下:(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点改正。)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应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工作中, 护士往往过于注重穿刺时的一针见血,而忽略了拔针这一个最后环节的重要性。
静脉输液拔针后因局部按压方法不当而引起穿刺部位出血、皮下瘀血、红肿、疼痛等时有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忧虑, 也给下一次穿刺带来难度,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也时常听到患者因此传来不满的声音。
>>关于针眼你知多少?
>>两种按压方式的比较
大量研究表明,输液贴按压与棉签按压相比出血率、淤血率都较低。传统的棉签按压法,由于棉签较小,病人往往只顾按压皮肤上的针眼,而忽视了血管壁的针眼。且棉签按压法力度不均,易移位,使棉签不能固定在按压点造成出血及皮下淤血。
输液贴按压法,直接将带棉垫的输液贴按压针眼,可同时按压皮肤及血管壁上的2个针眼,又与皮肤贴切,保持穿刺点之清洁,可减少针眼感染的机会,操作简单、方便,也可通过输液贴两边向下的拉力,对穿刺点及周围组织产生向下的压力,有利于穿刺点进一步闭合[2]。同时也可节省棉签和避免按压后棉签乱丢,由于大部分科室的病房内只放有生活垃圾桶,患者为图方便且没有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直接将带血的棉签丢入生活垃圾桶,造成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笔者科室就常有这种现象发生。
>>输液贴按压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输液贴按压法主要有拇指按压、小鱼际按压、大鱼际按压、三指按压、四指按压等。不同方法的按压效果也各有优缺点,有研究表明四指按压法和拇指按压法皮下出血率最低,四指按压法皮下淤血率最低,大鱼际按压法疼痛率最低[3]。 其中输液贴在穿刺点正中,用拇指横向垂直压迫输液贴,力度均匀,无渗血[4]。
按压的方式分为非交换式按压及交换式按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常用交换式按压,即先由护士按压穿刺点,再交由患者或家属进行按压。
这个过程中,血流迅速经损伤的血管壁溢出至皮下而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或皮下淤血,尤其以患者站立或手臂下垂时明显。因此临床上采取交换式按压时,必须强调患者或家属持续按压穿刺点不能放松,否则会致使出现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
非交换式按压法即护士在拔针的同时指导患者或家属直接按压,快速拔针的同时稍加力量按压即可,局部血流形成“阻断-凝血”过程,无“恢复”过程,有助于减少出血、皮下淤血或肿胀的发生,提高了输液护理效率和质量[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于按压时间
正常人凝血时间为2~8min,静脉拔针后必须压迫穿刺部位3~5min,才能有效防止局部出血或皮下出血,凝血机制障碍者,则要延长按压时间,提倡持续按压的方式。建议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时间以4min为宜[6]。
在临床中,由于护士工作忙,常将按压工作交予患者或家属完成,患者往往因知识不足或着急做其他事,未能按压足够的时间,或者出于好奇心边看边压,造成出血。因此护士在拔针结束后,应做好宣教,强化患者保护血管的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保护患者的静脉是护士的重要职责,要求每位护士在工作中要留心,加强工作责任心。使用输液贴按压法可明显减少拔针后的疼痛、出血。皮下淤血等情况,保护患者血管,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理工作往往重复又繁琐,许多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容易迷失自我,缺乏思考、学习意识,往往仅按照书本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其实在小小的工作中蕴含着大学识,患者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在工作中无意遇到的一件事,都存在着另一面,等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郗奉菊,卢艳芳.改良后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对降低皮下瘀血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护理,2008,22(7):60-61.
[2]张华英,谭沛云.对输液贴与棉签在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2005,11(06):85-86.
[3]韩丹青,张琴,李静.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0):189-191.
[4]杨丽,冯桂秀,王英等.减少拔针时输液贴渗血方法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1,9:151-152.
[5]李燕飞,黎利娟.静脉输液拔针及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6,2:20-22.
[6]李佩叶,董惠明,陈秀霞.一次性无菌输液贴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 ,2007,28(20):2521-2522.
投稿邮箱:1120450477@qq.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