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雅阁轿车行驶中3档打滑检修

点击阅读 ??假如有一天我不再修车了,我还能干啥?

维修履历:车辆挂档不能走车,到店维修,维修人员发现机油很脏,更换了机油,但故障依旧,拆解变速箱,发现一、二、三档离合器片均已烧损,更换三个档位离合器片、ATF滤清器和修理包,试车发现行车升到三档时有打滑现象。

故障现象:经试车确认,为行驶中3档打滑故障,其他未见异常。

故障分析:

1、原理分析:

档位打滑是常见故障,而引起打滑的原因较多,特约店在日常维修中往往采用大面积更换零部件的方法解决问题,而非按“检修五步法”,进行原理分析、原因推测和检测排查,确定故障范围后再进行维修,这样容易导致多次拆装、延时交车和返修等问题。

笔者以此三档打滑故障为例,尝试介绍Af档位打滑故障的一般检修思路,以便读者能理清此类故障的检修思路,进而融会贯通到AT其他类型故障,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该车三档工作原理,涉及电子控制、液压传递以及机械传递三个部分,以下逐一分析。

2、电子控制部分:

PCM通过控制两类电磁阀,换挡电磁阀和离合器压力控制(CPC)电磁阀,从而对AT进行行驶、换档及锁止控制。换挡电磁阀主要用于切换油路,CPC电磁阀主要用于换档期间的半油压控制(三档以后还用于全油压控制),两者密切配合,实现不同的档位控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档位处于“保持在三档”时,换挡电磁阀B和D由打开变为关闭,CPC电磁阀C由供给三档半油压变为供给全油压,从而实现三档行车。

3、液压控制部分:

当换档电磁阀作动后,将控制相应的换档机械阀阀芯移动,从而形成一定的油路,这时半油压或全油压将沿着油路供给相应的离合器,其中3档油路如图2所示。

在油液到达离合器活塞之前,还需要经过油管座和油管、轴孔、轴套等部件。3档油路如图3所示,油压从端盖处的油管座和油管,经第二轴上的油孔到达三档离合器活塞背面,使离合器结合。

4、机械传递部分:

油压使离合器结合,动力通过离合器毂、压盘、离合器片和齿轮传递出去,其中三档动力传递如图4所示。

5、可能原因:

结合对工作原理的分析,推断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有:

1)电子控制故障。涉及部件有:换档电磁阀B, D, CPC电磁阀C, PCM;

2)液压控制故障。涉及部件有:换档机械阀B, D,第二轴端盖油管座及油管、第二轴、三档离合器毅及活塞、相关密封圈;

3)动力传递故障。三档离合器片磨损,离合器片间隙过大。

6、诊断过程:

先进行解体前检查,确定故障部位后,再进行解体检查。

1)解体前检查

a)通过HDS确认故障现象,三档行车打滑,如图5所示。

b)通过HDS分析电子控制部分。如图6,对照作动表,各电磁阀控制正常,3档压力开关在换挡过程中正常打开,但换档结束后异常关闭,可能是油压不足或开关故障引起,需进一步检查。各电磁阀功能测试也正常。

C)油压测试。经测试油压不足,故障应是泄压引起,需拆解变速箱,进一步检查液压系统。

2)解体后检查

a)电磁阀检查。检查各电磁阀电阻、阀芯移动、密封圈,发现换挡电磁阀D外侧较小的密封圈缺失,如图7所示,这将可能引起由该电磁阀控制的油路发生错乱,三档管路油压不能到达三档离合器。

c)检查三档第一轴端盖油管座及油管、第一轴、三档离合器毅及活塞、相关密封圈,未见异常。对第一轴油孔吹气,三档离合器结合良好。检查第一轴轴套,发现有磨损,如图8所示,可能是因为之前油脏导致,该轴套负责给一档离合器活塞供油,虽暂未发现一档离合器故障,但建议更换。

d)检查三档离合器,未见磨损。

故障排除:补装换挡电磁阀D密封圈,更换第二轴轴套。经完检确认故障排除。

经验总结:

1、通过该案例,初步总结A7,检修思路如图9

2、遇到AT问题,按合理的步骤进行排查,可以提高维修准确性,避免多次拆装和返修,希望维修人员注意,不断提高Af检修能力。检修时先进行拆解前的项目检查,缩小故障范围后,再进行拆解检查。

3、该案例前期还出现了DTC P0780换档控制系统故障,在此情况下,则按DTC检修流程维修。

4、该案例中,故障点是换挡电磁阀D密封圈缺失,推测故障机理是因密封不严导致电磁阀D一直处于油压输出状态,也即相当于打开状态,使换挡机械阀D打开,从而切断了三档主油压的油路,导致三档打滑。但从油路图可知换挡电磁阀D在一档、五档和倒档行车情况下也起到构建油路的重要作用(详见维修手册),那为何在这些档位不表现出故障现象?笔者目前还未能分析出来,特此说明。

点击阅读 ??清明节换了副刹车皮,结果赔了4800元!

最大汽修案例数据库

只发干货

汽修案例:qixiuanli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