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者,他参与并见证了堪称大国重器的锻造水压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 他就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机械工程专家
俞新陆
能用知识助力国家科技发展
是我的责任和光荣
作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权威学者,俞新陆是液压机研究的泰斗级人物。
锻造水压机是重型机械制造工业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电力、冶金、重型机械和国防工业都需要大型压力设备。然而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内尚未制造过大型水压机。
1956年,时年25岁的清华大学青年教师俞新陆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设计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重型机器厂2500吨锻造水压机。这是我国第一批自制大型液压机,回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俞新陆充满感慨:“组织上把我调到北京市委工业部,我组织学生进行设计研发,在北京各大单位的协作下,我们全力以赴、自力更生,终于在1959年投入生产,为首都北京的重型机械制造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本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专业精神,1960年-1966年,俞新陆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1000吨钢筋混凝土水压机。20世纪70-90年代,俞新陆系统研究了预应力钢丝缠绕超高压液压机,在设计理论和结构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研究并制成各种新结构大型液压机多达数百台,其中万吨以上的30余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俞新陆主持设计的40000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在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投产,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缸模锻液压机,对于提升中国航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在科研过程中俞新陆特别重视产学研结合,“这样可以让科技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俞新陆将他从事的疲劳理论研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对马鞍山钢铁公司8000吨水压机主缸进行疲劳破坏分析及结构优化,使其使用寿命提高三倍,三年即产生经济效益三百余万元。俞新陆没有为取得的成就而自满,他积极从事钢丝缠绕液压机研究,在业界首次创建了“应力场强法”。
为了推进中国地锻压机技术与国际结合,俞新陆1989年发起并主持召开第一届国际锻压设备会议。可以说,俞新陆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锻造液压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他的重要贡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机械部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表彰。
俞老师赴英国参加学术会议,在曼彻斯特留念
除了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在教学领域,俞新陆同样桃李满园,先后培养出工学博士21名,其中有两名博士后。俞新陆特别为他的弟子颜永年骄傲,“作为总设计师,他完成了5台套世界级的我国重装行业和国防上急需的重型液压机,转让技术帮助企业生产数千台一万吨以下的各类液压机,创造的产值高达数十亿,了不得!”正因为几代学人的孜孜以求和薪火相传,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锻压机强国。俞新陆衷心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学到的知识本领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服务。
从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到1952年毕业任教,再到1994年退休,俞新陆在清华大学学习、工作了整整45年,他深为自己能成为一个清华人而自豪,“我只是清华毕业的一个普通学生,有幸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爱国、成才、奉献”的清华大学光荣传统在俞新陆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
2000年锻压教研组联欢
能以健康体魄工作
就是对祖国最好的奉献
1931年出生的俞新陆长辈身板硬朗,思维敏捷,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位九旬长者。
俞新陆表示,自己的好身体得益于母校清华大学。清华在国内最早提出“7+1>8”(7个小时读书,1个小时锻炼,效果好于8个小时学习)。“1957年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他继续回忆起,“在清华园,每天下午四点半全校学生雷打不动到操场锻炼,虽然那时我已经留校任教了,但依然和学生一起锻炼,这句口号不仅对我,乃至对全班同学都受益终生,全班八十多个同学,现在三分之一都在90岁以上,健康地工作,就是我们对祖国最好的奉献。”
在俞新陆长辈看来,走路是最方便、最管用的锻炼方式。几十年风雨无阻,除了坚持锻炼,俞新陆生活非常规律,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他笑着说,“随遇而安,心情平定——这就是我的养生法宝。”
俞新陆长辈的老伴荆树英奶奶也是一位清华人,毕业于土木工程系,比他低三级入校,夫妻俩几十年琴瑟和谐,伉俪情深。荆奶奶晚年不幸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子女又远在海外,在学生的介绍下,2020年5月荆奶奶入住了椿萱茂(北京百望山)老年公寓,仅过了一个月,放心不下的俞新陆长辈也住进来了。荆奶奶住护理楼栋,俞新陆长辈住自理楼栋,每天都要见老伴几面俞新陆长辈才算放心。“她住进来之前病情可严重了,谁都不认识,也没有自控能力,可把我急坏了。”
俞爷爷与荆奶奶家庭合照
通过椿萱茂“忆路同行”的认可疗法,荆奶奶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异常行为发生的频率大大降低,还开始了有规律的文娱和起居生活。俞新陆长辈对此非常欣慰,“椿萱茂工作人员对我老伴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的异常行为,毫无怨言,不厌其烦,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尤其是不否定、不纠正、不批评的认可疗法非常科学,立竿见影,真正让我放心、安心,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在椿萱茂,俞新陆长辈每天晚上8点多睡觉,早上4点多起床,然后走路锻炼40多分钟,除了看看电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学习,至今还在为《锻压技术》、《航天动力学 》这两本专业期刊审稿。
6月末,清华校领导代表和长辈学生代表们相聚在椿萱茂(北京百望山)老年公寓,出席生日会的还有老年公寓北京大区总经理、项目总经理及员工代表们,大家共同为他献上生日祝福。俞爷爷现场激动不已,满怀深情地说,“健康工作、学术 国是我不变的初心,我要以健康的身体和奋斗的精神继续为祖国服务。”
俞爷爷90岁生日宴
大区领导为俞爷爷献上鲜花
我们祝愿他们老两口在椿萱茂快乐健康、白首同心、永葆青春!坚定初心与信念,以退而不休的生活态度,继续开启全新幸福的“第二人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