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HMB-4/8型液压弹簧机构常见问题分析

声明

一、结构介绍

ABB HMB-4/8型液压弹簧机构在电力设备中得到广泛运用,一般用作断路器的操动机构。HMB-4/8型液压弹簧机构集成液压系统,无外部油管,模块设计,结构紧凑,液压损耗低,传动效率高。

HMB-4/8型液压弹簧机构由储能单元、监测单元、控制单元、打压单元和工作单元构成。当机构压力降低时,储能控制回路动作,储能电机运转,电机带动油泵打压,液压机构的储能活塞在压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而储能。

合闸状态如下图:

分闸状态如下图:

二、存在的问题

(1)机构打压频繁

a.机构主缸体开裂造成打压频繁

2017年5月18日,某公司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及110kV2号母线停电过程中,101开关机构每隔1分钟打压1次。现场检查机构未发现异常,将储能电机断开,5分钟压力泄至零压。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后,判断为工作缸缸体裂开,高压油无法保持。

故障设备是新东北公司产ZF6-126CB型组合电器,2012年2月出厂,ABB厂产液压弹簧机构, 2009年出厂,该间隔投运日期2012年4月。

该液压弹簧机构工作缸体内部较薄,同时开关主传动连杆未紧固,有松动情况,液压杆与缸体摩擦变大导致缸体开裂。分析可能是厂家在进行机构与连杆装配时,连杆末端紧固螺母没紧死,导致连杆有咣量。

b.缸体密封部件损伤造成打压频繁

案例1:2017年3月19日,某500kV变电站监控机频 5052开关B相打压,两次打压时间间隔不到1小时,现场检查机构无异常,多次手动泄压、打压,缺陷无法消除。3月20日,申请停电更换了新的机构。

更换下的机构返厂检查:

1)保压试验

分闸保压时不打压,合闸保压时打压,与现场情况一致。

2)解体检查

打开机构油箱上盖,在机构合闸位置储满能进行保压,发现主缸体主阀侧油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机构主阀侧(主阀或电磁阀)存在泄露。

将机构主阀拆开,发现主阀第二道密封处O型密封圈有局部破损。

根据解体检查情况,判断5052开关B相打压频繁原因为:主阀第二道密封圈破损,机构内的高压油通过密封圈破损部位从Z口流向T口,机构内高压油压力降低,造成打压频繁。

检查拆出的密封圈,有明显划伤痕迹,判断为主阀装配时划伤。密封圈属软性材料,且划痕较轻,初期机构内部密封性能下降不大,在厂内分合及保压试验未能有效发现划伤引起的机构内漏。现场运行一段时间后,在高油压及多次摩擦作用下,密封划伤部位逐渐扩大,造成机构内部泄漏、频繁打压。

案例2:2017年2月16日,某500kV变电站监控机频 5011开关B相油泵启动,3秒后复归,两次油泵启动时间间隔大约45分钟左右,现场检查机构无异常,多次手动泄压、打压,缺陷无法消除。2月17日,申请停电更换了新的机构。

更换下的机构返厂检查试验,活塞杆和缸体内无异常,,拆开储能缸,发现主阀与电机间的储能缸内,储能活塞的密封处有轻微划伤,在储能缸内孔倒角处有一处轻微磕碰,并有轻微触感。

根据机构保压及解体检查情况,判断5011开关B相机构打压频繁原因为:主阀与储能缸内孔倒角处有轻微磕碰,造成储能活塞在装入储能缸时,轻微划伤储能活塞密封。

由于该密封为聚四氟乙烯与铝青铜粉末混合物,属软性材料,在机构快速分合操作时划伤部位会暂时复原,磕碰初期机构内部密封性能下降不大,故在厂内分合及保压试验未能有效发现划伤引起的机构内漏。现场运行一段时间后,在高油压及多次摩擦作用下,密封划伤部位逐渐扩大,造成机构内部泄漏、频繁打压。

c.元器件密封损伤造成打压频繁

某检修公司曾发生3起因储能模块密封部位损伤造成的打压频繁,其中500kV开关机构2起,220kV开关机构1起。500kV开关现场更换了新的机构,220kV开关现场更换了3个储能模块。

d.机构内部杂质造成打压次数偏多

案例1:2018年1月,某检修公司500kV变电站5041开关B相打压次数偏多,为每天8次,2018年4月更换了新的机构。将更换下的机构返厂检查,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保压试验

在合闸状态下进行保压试验,测量机构储能行程变化,无异常。具体数据如下:

2.解体检查

解体观察主缸体安装孔,发现该处有肉眼可见的细微粉末,手捻无颗粒感。

拆解主阀座,拆除阀芯,用无毛纸擦拭主阀座内孔,发现有肉眼可见的细微粉末,手捻无颗粒感。

分析打压次数偏多原因为:液压油内有杂质粘附在金属密封面处,导致机构内部泄漏,引起打压次数偏多。机构进行分合操作后,在液压油快速变化作用下,微粒从密封部位被带走,密封面恢复正常,机构保压测试正常。

案例2:2018年10月23日,某检修公司500kV变电站201开关B相机构打压频繁,大概10几秒1次,判断是机构内部问题。转检修后,分合闸几次后,仍存在打压频繁情况,10月24-25日用现场备用间隔机构进行了更换。

机构返厂解体检查,发现工作缸的主密封面有一道划痕,油中及密封圈上分别有一根金属丝。

(2)无法建压, 过时过流信号

a.伞齿轮断裂造成机构无法正常建压

液压弹簧机构通过伞齿轮带动油泵,实现机构建压。电机伞齿轮是金属材质,油泵伞齿轮是白色尼龙材质,2010年至今,某检修公司曾5次出现因油泵伞齿轮断裂造成电机空转、机构无法正常建压情况,该问题全部出现在500kV开关机构。

2012年损坏的某站机构伞齿轮,断裂面均存在气泡,应为加工过程中,工艺控制不严出现的产品缺陷,也是伞齿轮损坏的根本原因。2017年损坏的某站机构伞齿轮,断裂面局部呈黄色,与正常断裂面颜色存在差异,判断该伞齿轮因工艺控制不严导致内部存在瑕疵,运行后长期受力断裂。

近年来,泰开等部分厂家已将机构伞齿轮更换为铁质材料。

b.电机原因造成机构无法正常建压

该缺陷全部出现在西开、泰开220kV组合电器开关液压弹簧机构,特征为电机无法启动打压、监控 过时过流信号。

1.电机碳刷脏污

分析该类型设备箱体容易进入灰尘,造成机构储能电机碳刷表面脏污,碳刷与转子接触不良,无法启动打压,造成储能超时。擦拭电机碳刷与转子接触面,会恢复正常。

2.电机碳刷压片脱开

用于保持碳刷和电机转子接触压力的弹簧压片脱落,碳刷压紧力不足造成接触不良,电机电源回路不通而失电,机构无法正常建压,一段时间后 过流过时信号。

3.电机损坏

一般电机电源为DC220V,可以通过测量电机线圈直阻判断。正常电机线圈直阻大概是10几欧姆,如果远远大于该阻值,则判断电机损坏,需要更换电机。

(3)机构储能保护拉杆调整不当造成机构无法正常建压

2014年7月23日,某检修公司500kV变电站202开关A相 过时过流信号,检查A相机构电机正常运转,机构无法正常建压,进一步检查发现机构储能保护拉杆绷紧(正常时应有晃动量),重新调整机构保护拉杆后,机构恢复正常。 故障设备为西开LWG5-252型GIS开关,2013年8月出厂,2013年10月投运。

正常情况下,机构储满能能量(44.9±2.5MPa),电机自动停止运行,测量贮能活塞行程83.5±1mm;如果电机出现故障不能停止运行,当贮能模块活塞行程超过84.5±1mm时,储能保护拉杆伸直,从而拉动手动泄压手柄,使机构无法继续储能,此时储能保护拉杆的长度为84.5±1mm。所以,储能保护拉杆只有在机构储能超过额定压力后才会动作,从而起到保护机构的目的。

本次202开关A相机构在未储满能量时,机构储能保护拉杆即发生动作,导致手动泄压手柄自动动作,机构开始泄压,机构无法储满能量。电机未储满能量前,只能连续打压,从而发出电机过流过时信号。

机构储能保护拉杆的长度出厂前已经调整并做好位置标记,故障处理时发现螺栓位置并未移动。202开关投运前做过多次传动试验,并未发现机构不能储满能量的问题,说明保护拉杆的距离是满足要求的。经过厂家对机构的测量发现,拉杆的长度为83.5mm,属于合格范围的最小值,而机构储满能量时压力值为84.5mm,属于合格范围的较大值。随着天气情况的变化以及机构弹簧自身的轻微变化,保护拉杆发生轻微变化,从而造成机构未储满能量前保护拉杆动作。

(4)机构渗漏油

液压弹簧机构渗漏油情况不集中,多为储能模块、控制阀处质量不佳造成。

三、其它注意事项

(1)机构防慢分装置

机构失压情况下,弹簧由压缩状态变为舒张状态,储压环顶到防慢分装置顶杆下部,防慢分装置起作用。为确保防慢分装置起作用,销子一定要正确插入。为防止防慢分装置被打坏,在电机电源失电、并连续分合开关情况下,一定要拔掉销子。

(2)机构替换问题

目前,生产液压弹簧机构的公司有西开、山东泰开、新东北、上海思源等公司,机构应用所覆盖的电压等级110-1100kV,对应的参数如表中所示。2010年以后,西开公司开关配用的500kV及以下液压弹簧机构基本采用国产机构(CYA3、CYA6)。泰开公司在2009年开始批量使用国产机构,2007年之前的全部为进口机构。新东北公司。

机构能否替代,主要取决于机构安装接口、机构行程和动作特性。

例如:HMB-8.3型液压机构与CYA6-3型液压机构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直接进行整机替换,但无法进行工作缸模块的替换。对于现场出现故障的HMB-8.3型液压机构,可以使用国产CYA6-3型液压机构进行整机更换。

(3)机构打压时间测试

END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版权声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