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评级:三大指数下跌 九股迎来掘金良机

东方盛虹(000301):炼化一体化投产在即 斯尔邦注入积极推进

类别:公司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淑娴 日期:2021-11-16

点评:

能耗双控叠加能源价格高企,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承压。今年以来,受能源短缺预期叠加原油库存下降的影响,公司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攀升,2021 年布伦特原油前三季度均价为67.78 美元/桶,同比增长39.47%,石化企业原材料端价格支撑强劲。需求端,受益于全球从疫情中持续复苏,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差扩大,公司前3 季度营收和盈利同比大幅增长。但在下游PTA-涤纶长丝方面,第3 季度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部分装置开工率有所下滑,上游煤炭等成本价格过快上涨, 第三季度涤纶长丝下游纺服需求不及预期, 单季POY/FDY/DTY 行业平均单吨净利润分别为162.80/48.81/287.42 元,环比变化为-54.62%/-78.02%/-32.85%,PTA-涤纶长丝盈利能力承压。

斯尔邦EVA 产业持续放量,市场占有扩张正当时。2021 年9 月17 日证监会下发了《关于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反馈意见》,10 月19 日公司回复了反馈意见,公司积极推进斯尔邦并购。根据反馈意见公告,斯尔邦上半年营收达到95.18亿元,归母净利润20.41 亿元,毛利率达32%,净利率达21.45%,为近5 年来盈利最佳水平。分产品来看,2021 年上半年EVA/丙烯腈/MMA/EO 产量分别17.71/29.86/8.60/24.48 万吨, 销量分别为17.56/30.57/8.58/15.68 万吨,产销率分别为99%/102%/100%/64%,毛利率分别为45%/36.56%/0%/16%,产能放量叠加产品盈利持续高涨,带动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爆发。当前斯尔邦拥有年产30 万吨EVA 树脂、52 万吨丙烯腈、17 万吨MMA、42 万吨环氧乙烷等醇基多联产能力。其中EVA 光伏树脂在20 万吨/年以上,占国内光伏EVA 总产能的60%以上。EVA 下游触及光伏产业链,在当前“双碳”政策持续推进之时,公司市场格局有望进一步打开。另外,斯尔邦二期丙烷产业链正推进建设,投产后将实现年产70 万吨丙烷脱氢、52 万吨丙烯腈、18万吨MMA 和21 万吨SAR,拟进行EO 扩能改造,技改完成后可为公司新增10 万吨EO 产能。凭借两类拳头产品EVA 和丙烯腈,斯尔邦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盛虹集团已开工建设三个‘百万吨级’项目,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盛虹集团旗下斯尔邦石化通过专项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的EVA 光伏料产品在晶点、熔指等关键指标改进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通 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缓解了下游市场需求。斯尔邦正在规划将EVA 产能扩建至100 万吨/年,进一步替代进口,提升自给率,为国家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稳定保障。斯尔邦石化目前拥有52 万吨/年丙烯腈产能,可保障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50%以上的原料供应,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下一步,斯尔邦石化结合现有产业布局优势,建设规划更大的丙烷产业链项目。项目全面投产后,斯尔邦石化的丙烯腈整体生产规模将达到104 万吨/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基地。另外,公司还规划建设PBAT、PBS 等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提升可降解材料的应用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在即,产业协同优势充分打造。公司加速推进大炼化一体化项目,持续强化各产业链发展协同。在石化板块,公司当前拥有年产390 万吨PTA 产能,在建的1600 万吨炼化项目、280 万吨芳烃联合装置以及110 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将于2021 年年底投产。公司将新增建设“10/90 万吨/年2#乙二醇”装置和“40/25 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有效消化上游烯烃和芳烃产能,同时为下游聚酯化纤产线提供稳定原材料。在建的POSM 及多元醇项目具备50.8 万吨/年乙苯装置规模,20/45 万吨/年POSM 装置规模,11.25 万吨/年PPG 装置规模,2.5 万吨/年POP 装置规模,产品下游覆盖汽车、家电、建材等多领域,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和推动业绩增长多元化,产业链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在聚酯化纤板块,公司当前拥有年产230 万吨差别化纤维产能,在建2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将于2022 年投产,主要聚焦高端DTY 产品,增强产品高附加值属性和盈利能力。宿迁第二化纤生产基地的25 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将于2021 年底投产,50 万吨/年超仿真功能性纤维产能持续推进中。待在建炼化-聚酯产能投产后,公司盈利和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债转股减轻资本成本,炼化子公司加大持股放大业绩增量。公司今年3月22 日发行了50 亿可转债,于今年9 月27 日起进入转股期。截至2021 年9 月30 日,“盛虹转债”剩余4,999 万张,剩余可转债金额为49.99 亿元,转股后将减轻公司财务费用。在股权结构方面,公司受让赢虹产业基金其他持有人份额,从而间接增持盛虹炼化4.4%股权,并从受让前的持股77.7%增加至受让后的82.1%。公司加大对炼化子公司持股凸显了公司对炼化产业长期向好的判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斯尔邦石化尚未完成注入,暂不考虑斯尔邦石化的利润贡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2、86.51 和108.32 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41 元/股、1.79元/股和2.24 元/股,对应2021 年10 月28 日的收盘价,PE 分别为67.51倍、15.39 倍和12.29 倍。我们看好公司大炼化项目完全投产贡献业绩和斯尔邦石化注入后公司的价值显著提升,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油价格短期大幅波动的风险;EVA 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聚酯纤维盈利不及预期风险;炼化产能过剩的风险;“碳中和”政策对石化行业大幅加码的风险。

恒立液压(601100)2021年三季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泵阀业务持续高增长

类别:公司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满在朋 日期:2021-11-16

公司发布三季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6 亿元,同比+4.73%。

归母净利润5.77 亿元,同比+18.71%。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83 亿元,同比+34.93%,归母净利润19.86 亿元,同比+34.9%,符合预期。

告要点:

液压科技亮点多多,非标泵阀拓展超预期

Q3 单季度挖机行业销量5.55 万台、同比-16.01%;公司Q3 单季度收入19.56 亿元,同比+18.71%,反映了公司抵御行业波动的能力。一方面,公司非标油缸能有效对抗挖机油缸业务的下滑使得油缸板块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子公司液压科技挖机泵阀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并且非标泵阀业务拓展超预期、业绩大幅增长。总体看前三季度,受国内下游行业持续增长以及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实现增长,其中公司挖机油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1%,非标油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0%。液压泵阀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1%。

公司盈利能力较二季度有所回升,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42%,同比-0.25pct,其中Q3 毛利率44.61%,环比Q2 回升3.6pct,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公司能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实属不易。前三季度净利率27.71%、同比持平。公司强化内部管理,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合计减少1.22pct;研发费用率6.73%,同比3.52pct,主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资;经营性净现金流21.07 亿元,同比57.59%,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定增推进全球化,能力圈有望再次扩张

8 月31 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0 亿用于墨西哥项目、线性驱动器项目、研发中心项目、通用液压泵技改项目、超大重型油缸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此次定增项目完成后,将帮助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丰富产品体系,提升综合研发技术实力,实现产品升级,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2、39 亿元,对应当前PE 分别为40/33/27 倍。考虑到公司泵阀业务持续拓展以及公司液压件行业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海宁皮城(002344):立足皮革 时尚引领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乐 日期:2021-11-16

海宁皮城:立足皮革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皮革服饰城

1994年,中国海宁皮城老城市场开业。2005年市场搬迁新址后一期市场开业,至2016年已陆续完成二期至六期及批发中心的建设,并布局沭阳、佟二堡、成都、武汉、哈尔滨、济南、郑州等地皮革城。面对新的形势,2020年以来公司实施“巩固提升皮革主业、叠加发展时装产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战略。

以皮革服饰为主业,海宁皮城深耕总部市场,叠加多地布局连锁市场,已发展成全国中高端秋冬时装批发基地

海宁皮革城总部市场总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营户6000多家,包括品牌风尚中心、裘皮广场、品牌旗舰店广场等。全国其他城市连锁市场包括辽宁佟二堡、江苏沭阳、四川成都、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武汉、山东济南、河南郑州、重庆等地的自营连锁项目,合计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

公司实行“由重变轻”、“由内向外”的连锁战略,在全国多地建立轻资产连锁市场,同时放眼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市级及县市级小区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

公司实际控制方为海宁市政府,2019年实施员工持股

截止2021年6月,公司最终控制方是海宁市人民政府。海宁市资产经营公司系海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管理的国有控股公司,直接持有公司34.58%的股权,通过海宁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间接持有18.36%的股权,合计持有本公司52.94%的股份。

公司于2019年4月完成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61%,旨在通过该激励机系调动公司核心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此次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12个月,存续期48个月。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4.5、16.8、1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6.1%、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3.00、3.39亿元,分别同增46.8%、5.1%、13.0%;对应PE为20、19、17倍。给予“增持”评级。(2021/11/16)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皮革行业景气度下行、皮革城流量下滑

科沃斯(603486)2021年三季 点评: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类别:公司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龚梦泓 日期:2021-11-16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2.5 亿元,同比增长99.0%;实现归母净利润13.3 亿元,同比增加432.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2.2 亿元,同比增长639.0%。扣非后净利润增速较高主要源于上年同期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4330.5 万元以及收到政府补贴5306.3 万元,导致去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较高。单季度来看,Q3 单季实现营收28.9 亿元,同比增加65.8%;实现归母净利润4.8 亿元,同比增加307.4%。

双品牌发力,营收增长态势良好。根据AVC数据,清洁板块前三季度整体保持增长,其中洗地机与扫地机增速领先。洗地机方面,公司持续引领洗地机市场发展,旗下添可洗地机21 年Q1-Q3 国内市占份额过半,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扫地机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9 月发布新品X1系列,产品综合实力优势显著。考虑到四季度双十一、双十二大促,预期公司新品销售占比提升,助益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9.5%,同比提升8pp。其中Q3 毛利率为48.0%,同比提升4.6pp。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仍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1)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驱动出货均价上行,显著改善毛利;(2)添可销售持续放量,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提升。

费用优化明显,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分为23.0%/8.4%/0.4%,同比减少0.3pp/2.7pp/0.3pp。综合来看,得益于毛利率上升以及费用优化,前三季度净利率同比增加10.1pp 至16.2%。

股权激励彰显长期经营信心。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拟授予股票期权1598.6万份,占总股本的2.8%;限制性股票121.0 万股,占总股本的0.2%。此次激励计划对象合计927 人,包括科沃斯、添可品牌的董事、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员工等。激励方案覆盖人群较广,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业绩考核方面,以2021 年为基数,要求1)科沃斯品牌2022~2025 年收入、业绩的增长率均不低于35%/82.3%/146%/232.2%;2):添可品牌 2022~2025 年收入、业绩增长率均不低于 35%/82.3%/146%/232.2%; 3) 上市公司净利润2022~2025 年的增长率不低于25%/56.3%/95.3%/144.1%。股权激励要求两大品牌业务复合增速超过35%,上市公司业绩复合增速超过25%,长期考核目标充分显示了公司的经营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EPS 分别为3.55/5.11/6.7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新品销售不及预期。

紫光股份(000938)深度 告:数智化时代 硬科技龙头破浪启航

类别:公司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蒋颖 日期:2021-11-16

数字经济驱动ICT 投资长期成长,国内ICT 市场格局重塑打开新空间,紫光股份“芯—云— —边—端”全产业布局夯实核心竞争力。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关键支撑,ICT 技术为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基石,长期受益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紫光股份围绕“数字大脑”智能战略,通过两大主营业务和五大核心子公司实现“芯—云— —边—端”全产业链深度布局:1)芯片:新华三半导体自研高端 络设备芯片,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云计算:新华三与紫光云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重解决方案,实现云计算产品全线覆盖;3) 络和IT 设备:公司在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领域均具备核心竞争力,随着华为向纯软聚焦,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4) 络安全:国家重视 络安全发展,公司 安竞争实力强劲;5)商用终端:践行“AI inAll”智能战略,致力于构建全场景的数字赋能链路。

“政企市场、运营商市场、海外市场”三大市场齐发力,重塑数字时代ICT 领域龙头。随着华为向纯软聚焦,我们看到今年二季度以来,新华三在国内ICT 设备份额有所提升。公司在政企市场积累深厚,近年来逐步向运营商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不断扩张,在运营商市场,新华三在高端交换机、路由器、BRAS、人工智能服务器等各大产品线不断实现突破;借助“一带一路”政策,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目前在7 个国家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已认证海外合作伙伴达572 家。

短期催化:集团债务危机有望解决,战投引入有望提升公司估值。10 月18 日,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截至 名截止日,共计7 家意向投资人 名。

我们认为,作为ICT 领域的龙头,紫光股份及旗下子公司有完整且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本次战投的引入,有望妥善解决集团债务问题,并消除经营不确定性,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数字大脑”战略发展,实现市场进一步突破,有望带来估值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ICT 硬科技龙头企业,具备完整的“云- -边-端-芯”产业链,近年来在运营商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持续取得突破,我们看好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实力和长远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23.8 亿元、29.7 亿元、36.3 亿元,对应PE 为33 倍、27 倍、22 倍,给予2022 年40 倍PE,目标市值1188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运营商云计算投资不及预期,5G 发展低于预期,集团债务危机解决不及预期。

泉峰汽车(603982)公司首次覆盖 告:新能源业务多点开花 一体压铸孕育新机遇

类别:公司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健全 日期:2021-11-17

铝合金零部件产品矩阵丰富,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泉峰汽车主要产品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及机加工件,覆盖汽车引擎、传动、转向、热交换系统等,燃油车及新能源车产品矩阵丰富。公司背靠资金、技术、客户资源雄厚的泉峰集团,承接了舍弗勒、法雷奥等优质Tier 1 供应商客户资源。公司战略规划路径清晰,作为增长线的新能源零部件业务斩获多个重磅订单,产能有序扩张为公司长期成长提供保障。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收为18.05/23.24/30.0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2/2.43/3.51 亿元,EPS 为0.85/1.21/1.7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 为45.2/31.9/22.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业务升级路径清晰,产能有序扩张助力订单持续放量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分为退出线、成长底线、增长线、爆发线及天际线。退出线方面,公司引擎零部件拟退出内燃机应用领域,向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转型升级。

成长底线方面,公司计划扩大现有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热交换零部件绑定世界汽车空调巨头,助力业绩维持稳定;转向与制动零部件订单持续拓展,营收规模高速增长;传动零部件业务拓展至混动领域,进阶Tier1 供应商,DCT 变速箱阀板业务贡献重要业绩增量。增长线方面,2021 年以来公司新能源业务多点开花,接连斩获重磅订单。爆发线及天际线方面,公司从单一的零部件业务逐步拓展到组件业务,并在轮毂电机、数字悬架系统等前沿领域展开布局。

一体压铸加快布局,蓝海市场孕育新机遇

轻量化趋势下,铝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主要部件中的渗透率有望提升,车身结构件是铝压铸行业的蓝海市场。传统车身制造以冲压+焊接为核心工艺,特斯拉采取一体压铸的方式改良了传统压铸工艺,并应用于车身制造中。一体压铸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加大研发及资源投入,在国内压铸厂商中步伐领先,有望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等

万润股份(002643):布局年产65吨光刻胶项目 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类别:公司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柳强 日期:2021-11-17

投资要点

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光刻胶材料布局:根据该项目环评 告,公司拟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及设备生产4 个系列光刻胶产品,年生产规模65 吨,基本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光刻胶主要是由光引发剂(包括光增感剂、光致产酸剂)、树脂、单体(活性稀释剂)、溶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根据环评 告中原辅材料使用情况,我们预计本次光刻胶产品中包含KrF、ArF 线系列产品。公司功能性材料板块业务板块有望继续壮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合成技术,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近四百项,并拥有超过6000 种化合物的生产技术,其中2000 余种产品已投入市场,近年来公司在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多个领域积极布局,我们认为每一块功能性材料都有潜力复制OLED 材料从小到大的成长路径。

业绩重回增长,超市场预期:2020 年Q1-2021 年Q3,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 亿元、0.92 亿元(疫情影响)、1.32 亿元、1.56 亿元、1.32 亿元、1.69 亿元、1.92 亿元,其中2021 年Q3 单季度业绩再创新高,超市场预期。我们分析主要受益于沸石、OLED、PI 单体、光刻胶单体等功能性材料业务增长以及MP 公司业务改善。

继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凝聚力:继7 月16 日,公司发布《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621 名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2165万股,授予价格9.78 元/股。8 月20 日,公司发布子公司九目化学员工持股计划,拟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增资认购新增股份不超过13,345,487 股,占本次增资扩股后股份总额的比例不超过7.1176%;认购价格6.18 元/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略上修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6.77亿元(前值6.57 亿元)、8.31 亿元(前值8.14 亿元)和9.99 亿元(前值9.48 亿元),EPS 分别为0.73 元、0.89 元和1.07 元,对应PE 分别为31X、25X 和21X。考虑公司拥有先进有机合成及提纯技术,在沸石、显示材料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积极发力功能性材料业务,股权激励促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进度及盈利不及预期、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

伯特利(603596):线控制动国产替代加速最为受益标的

类别:公司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细里 日期:2021-11-16

深耕制动领域,技术梯队层次明显,产品矩阵互为支持。公司成立于2004年,始终致力于汽车制动领域,在原有机械制动产品(盘式制动器)的基础上,持续研发电控制动技术:1)电控驻车制动领域,EPB->SmartEPB->双控EPB->EPBi 多种电控驻车制动产品;2)电控行车制动领域,ABS 系统-> ESC 系统->线控制动One-Box 方案WCBS,技术梯队层次明显,依次迭代升级。除此之外,公司轻量化零部件转向节、控制臂等产品借助合资企业进入世界头部企业全球供应链,并依托机械制动产品经验,推广铝合金制动卡钳及制动盘产品。公司机械制动产品(盘式制动器)、电控制动产品、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形成产品矩阵,具备协同效应。截至2021 年H1,三大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37.9%/31.5%/26.5%。

受益电动智能化趋势,产品单车价值量提升,线控制动自主替代加速。

电动智能化趋势下,EPB 和线控制动的渗透率持续提升,2021 年制动系统单车价值量提升至2800 元。据我们测算,2025 年EPB 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93 亿元,线控制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8 亿元。1)EPB 领域:

凭借技术积累、成本优势以及快速响应,市占率(销量口径)有望从2021年7%上升到2025 年20%。2)在底盘域集成的推动下,市场需要更加开放的底盘执行单元供应商,线控制动产品的自主替代进程加速,公司2025 年线控制动产品市占率(销量口径)有望达到10%。2025 年公司制动系统业务营收有望达到74.3 亿元,2021-2025 年CAGR 为31.9%。

铝合金轻量化赛道不断发力,品类增加+产能扩张推动业绩增长。凭借在制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产品从现有的转向节、控制臂产品向制动卡钳、制动盘以及副车架扩展,且不断拓展新的客户。

2019 年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产品的毛利率达到34.38%,为同业最高。随着墨西哥工厂2022 年Q3 投产,铝合金轻量化产能提升至1300 万套,据我们测算,公司2023 年铝合金轻量化产品营收有望达到18.75 亿元,2020 年-2023 年CAGR 达到30%。2021 年公司以2000 万美元净价收购美国萨克迪公司持有的威海伯特利49%股权以及威海萨伯51%股权,实现全资控股,进一步增厚公司的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1)EPB 产品:受益于自主替代,市占率(销量口径)2023 年提升至13%;2)线控制动产品:受益于底盘域集中趋势,自主替代加速,2023 年市占率(销量口径)达到5%。3)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品类增加+产能扩张,2023 年实现营收18.75 亿元。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伯特利2021-2023 年实现营收36.36/47.28/62.13 亿元,同比+19.5%/+30.0%/+31.4% , 归母净利润5.10/7.03/9.15 亿元, 同比+10.7%/+37.7%/+30.2%,对应EPS 为1.25/1.72/2.24 元,对应PE 为53.02/38.46/29.56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进展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等。

斯达半导(603290):募资尘埃落定 拓产能促增长

类别:公司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溢 日期:2021-11-17

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公告,发行价格为330 元/股,发行数量为1061 万股,募集资金净额为34.8 亿元,募投项目包括1)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所需资金15 亿元,建设周期为3 年,达产后预计将形成年产30 万片6 英寸晶圆高压功率芯片生产能力,2)SiC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3 年,所需资金5 亿元,产能为6 万片6 英寸SiC 芯片生产能力,3)功率半导体模块生产线自动改造项目,建设周期为3 年,所需资金7 亿元,改造完成后将新增年产400 万片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生产能力。

【评论】

高压功率芯片、SiC 芯片正在行业风口上。随着节能减排的需求愈发迫切,功率半导体器件下游领域从工控、4C(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领域拓展至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轨交及电 等,高压功率芯片需求持续增加。此外与传统Si 材料相较,SiC 具有宽禁带、高击穿场强、高导热率和强抗辐射能力等优势,因此SiC 功率器件能够减少散热材料,降低宽带减少器件大小,且提高电池电能转换效率,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空间利用率,2018 年特斯拉主逆变器开始采用SiC MOSFET 方案,我们认为随着SiC 器件生产良率提升,价格将逐步下降,预计会有更多车企开始采用SiC 功率器件。

踏浪前行,夯实护城河。斯达半导作为国内IGBT 龙头企业之一,致力于IGBT、快恢复二极管、SiC 等功率芯片的设计、制造和测试。公司把握住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 等下游行业的需求以及技术方向,丰富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此外公司在SiC 方向进展迅速,逐步在机车牵引辅助供电系统、新能源汽车行业控制器、光伏行业推出各类SiC 模块,获得国内外多家著名车企和Tier-One 客户的项目定点,为未来公司SiC 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另外募投项目有助于抬升产能天花板,抓住目前功率器件供不应求的契机,提高行业市占率。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IGBT主要供应商之一,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为16.5/23.1/3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5.0/6.8亿美元,EPS为2.08/2.94/4.01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13.72/151.62/110.90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功率半导体景气度下行,产能拓张不及预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