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信阳、郑州等地,深入革命老区、农村、企业等,嘱咐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使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红军后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
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随后,他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并看望了18位当地红军后代、烈士家属代表。
习近平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
习近平勉励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引导人们坚定跟党走。
习近平与烈士后代之一、新县退休干部黄德耀有一段亲切交流。黄德耀的大家庭中有六位亲人参加过革命,其中三位是革命烈士。爷爷黄奔富是鄂豫边根据地早期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牺牲;小爷爷(黄奔富弟弟)黄成香是新四军战士,17岁时牺牲在抗日战场;外祖母晏春山是鄂豫皖著名烈士,为保守党的秘密跳崖牺牲。黄德耀退休后,被大别山干部学院聘请为讲师,为学员讲述《信念的传承》。
“总书记对全国革命遗址如数家珍,他希望我们继承好家庭红色历史,做红色基因传承人。”黄德耀说。
刘名榜的孙女刘小妹,至今已在新县工作30多年。
刘名榜(1902-1985),河南新县人,当年的大别山区游击队队员。新中国成立后,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作为刘名榜的孙女,刘小妹和丈夫继承了革命前辈优良传统作风,夫妻两人生活勤俭,待人谦和,直到2013年大别山干部学院品牌课访谈式教学“大别山红旗不倒”邀请刘小妹作访谈嘉宾,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大家才知道她是革命名人的后代。
刘名榜生前古道热肠,得到他帮助的人数不胜数。刘小妹、李宏夫妇也热心公益事业。2013年,新县教育资助管理中心成立后,收到了来自刘小妹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见总书记时,我非常非常激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很紧张,后来就非常放松,一点拘束感都没有,”刘小妹激动地说。
“作为红军后代,我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叮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大别山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刘小妹坚定地说。
吴铁壁也是大别山干部学院的一名老师,是中将吴先恩之子。
“总书记说到的不忘初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是希望我们传承和发扬老区精神。有了这种精神。老一辈在艰难困苦时坚持斗争,取得胜利,今天我们更要努力奋斗,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吴铁壁说。
罗明榜之子罗传德表示,这次见到总书记非常激动,感触也很深:“革命老区的先辈们付出那么多,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甩掉贫困帽子,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总书记提出更高要求,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当然要把这一块红色的土地建设得更好。”
张爱华和潘国章夫妇分别是红军张贤盛、黄本英之女,方桂之之子。两位老人在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义务守护红军洞、烈士墓等红色文物已经有五十五年。
2015年年初,东方今 对老人事迹 道引发强烈反响,中间多次与老人联系,但直到今天,才发现其为红军后人。
“这次习总书记来,提出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我想,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一定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才能越走越好。”张爱华说。
为习近平总书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之行的宣讲员,熊燕和戴璐璐也纷纷表示,在今后要更加努力地工作,继承和发扬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和革命精神,久久为功,讲好大别山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新县田铺:对办民宿前景很看好
9月,红色大别山迎来金色秋天。
让田铺大湾的百姓们振奋的是,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居民家中,走到他们身边,进行亲切交谈。
田铺大湾的名气越来越大 创客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这两天,创客彭芳珍有些措手不及,自己在田铺大湾开了三年的小店“匠心工坊”,一下子成了“ 红店”。
2016年国庆期间,住在县城的彭芳珍来到田铺大湾当起了创客,开了这家“匠心工坊”小店,主营手工艺品,主要是鞋垫,都是从附近的农妇那里订购,一双一百元。“一开始生意并不太好,随着田铺大湾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旅游的越来越多,去年开始生意好了起来。”
“整个过程,感觉总书记非常亲民、非常亲和,就像一位长者。”彭芳珍说。
成立合作社办民宿 村民们对前景很看好
卫瑞霞的老家在甘肃,2012年嫁到田铺,见证了从泥巴路上到处是旱厕、臭水沟、猪圈、牛圈,到如今成为河南第一个创客小镇的变化。2016年,她结束了两年的外出务工生活,在创客小镇工作,看到游客越来越多,和公婆一起开办了民宿。“上个月,我在新闻上看到主席去了甘肃老家考察,现在又到了河南,到了我们村。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相信我们都会越来越好!”谈及未来,卫瑞霞信心满满。
民宿老家寒舍的房主韩光莹在韩国等地务工多年,2016年看到家乡田铺的变化,返乡创业,花了二十多万元将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民宿第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五六万,第二年增加到七八万,今年至今达到十万左右。“距离国庆节还有半个月,前四天的客房已经订出去了。”
韩光莹说:“没想到总书记在百忙之中会来到田铺大湾,来到我家里。总书记人很亲切,问得很仔细。”
韩光莹的家史,也是一段红色基因的传承史:三爷1930年加入红军,牺牲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父亲早年入党,是解放后信阳汽校第一批学员;儿子从小梦想参军 国,今年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如今,在韩光莹的带动下,村民们成立合作社,开办了11家民宿,拥有了32个房间。去年起,他们开始接纳小团队的住宿,生活越来越好。
韩光莹的妻子袁业叶在县城开超市,她一开始并不支持丈夫开民宿,觉得投入那么多钱不靠谱。“现在看来,他的眼光是对的。”
受丈夫的启发,袁业叶计划在这里开一家上档次的超市,更好为游客提供购物便利。
2019年上半年 5万群众在旅游产业中增收
2016年11月8日,东方今 曾以《新县田铺:创新思维在青山绿水间奔腾》为题,用4个版面 道了田铺大湾的发展美丽乡村、打造“创客小镇”的情况。
2015年,田铺大湾三色农耕园艺合作社与上海蔓乡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整合双创资源,利用中国传统村落的地理优势、建筑特色,在不改变原有布局的情况下,改善基础设施,打造以大学生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为主的创客小镇,成立了河南省第一个以“创客”为主题的新型美丽乡村示范点。同时,也传承民间艺术、促进民俗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使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现代生活和创新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
如今,像田铺大湾一样的美丽乡村,正在新县遍地开花。
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新县共接待游客40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亿元,全县发展农家乐600余家,乡村民宿100余处,5万余群众在旅游相关产业中就业增收
光山脱贫户:找到路子大胆去做
9月17日上午,习近平前往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和文殊乡东岳村,考察调研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老区群众。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
行走在晏岗村的万亩油茶生态示范基地,满眼碧绿。以这些油茶制成的茶籽油,市场上买到一百多元一斤。
作为曾经的贫困村,晏岗村基础薄弱,发展产业困难重重。2009年开始发展油茶产业后,党建成为克难攻坚的制胜法宝。
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村民陈世法回到家乡,创办了光山县第一家油茶企业。在油茶漫长的生长周期期间,村党支部开始发力,以该企业为龙头,联合大栗、陈洼、万河等4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了槐店乡油茶产业联合党总支,完善基础设施、协助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引进种植技术、整合市场资源……一个生长周期过去,这里逐渐形成油茶、茶叶、苗木、养殖“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基地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常年解决1000余名农户就近就业,每人年均增收4000元左右。此外,企业还聘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扶贫,并通过高价回收农副产品等方式定向帮扶。
陈文珍和李永提是茶山上务工的村民,9月17日这天见到总书记,用陈文珍的原话是“做梦想不到的事儿”。
村民李永提是茶山上的技术人员,凭借嫁接的手艺,一个月能拿到4600元工资。“以前咱守着荒山,卖柴火、种田,现在有了这个产业,咱在这做零工,一年少则七八钱,多则三万,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油茶树,已成为光山县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幸福树”。
光山县的地形以丘岗和浅山区居多,适宜种植油茶树,是全国茶油生产纬度最高的县之一,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下,光山县将“油料上山”作为全县一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兴产业。截至2018年底从事油茶产业的专业合作社100余家,企业30余家,油茶种植总面积达24万亩,油茶产业已经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
如今,司马光油茶园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覆盖了6个村41个村民组,通过油茶种植加工,实现了年产值近亿元,带动就业近2000人,帮扶609户1831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800元,油茶已经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光山县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把油茶产业与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扶持油茶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让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光山的富民产业。
产业链上建支部
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强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重点项目上,建在帮扶 格里。近年来,光山产业链一路延伸,党组织一路整合,绿色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在文殊乡东岳村,村民杨长太汇 了自己从贫困户到带贫人的情况。因车祸致贫的杨长太,在政府帮扶下做苗木花卉生意,2014年换了欠款实现脱贫。2015年,他流转土地、成立农场,经营水稻、茶叶、蔬菜、苗木花卉和水产养殖,在产业链上成立党支部带贫50户。
蜂蜜、菜籽油、绿色大米、印子馍……在农场展示厅,杨长太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当地特色农产品。“总书记嘱咐我们跟党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下一步,我们要发展第三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致富,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的日子。”杨长太说。
陈勇是当地油茶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也是文殊乡种植行业的党总支书记。对于此次经历,陈勇感受颇深:“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他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自力更生创造美好生活,扶贫从扶志气和扶智慧入手,坚持输血和造血同时进行,提高贫困群众创收能力,发挥帮扶工作队和基层党组织作用。”
把绿色农业做好
文殊乡方洼村村民李开齐,2009年从郑州回到家乡,流转山地、荒坡200多亩,套种油茶和茶叶,创办光山县山农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随着经验不断丰富,流转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到680亩。
17日上午,李开齐向总书记 了喜。“不仅我们的收益提高了,去年还带动4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了,现在政策好,我非常有信心发展生态农业,做好绿色食品。”
李开齐说,有了总书记的鼓励,他更有信心带领乡亲们,做大做强绿色食品,让更多的消费者喝到放心的信阳茶。
花鼓戏传承人:唱出党的好政策
作为光山十宝之一,花鼓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深受光山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每逢红白喜事,没有花鼓戏助兴就觉得少了什么。
当天,光山县花鼓戏传承人张秀芳、方应亮夫妇,表演了新编花鼓戏《中办扶贫到光山》。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
咱百姓心里好喜欢。
党中央号召来扶贫,
中办来到光山县。
干部群众齐努力,
撸起袖子加油干。
精准扶贫象绣花,
贫困乡村换新颜。
换新颜,谱新篇,
巩固提升再攻坚。
复兴路上同追梦,
神州处处艳阳天。”
张秀芳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一定要把花鼓戏唱好,把花鼓戏发扬光大,把党的好政策唱给更多的人听。”
近年来,光山县大力推广电商扶贫,依托“河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电商十佳县”的优势,借助成熟的电商平台,以“互联 +特色农副产品”方式助力全县绿色产业发展。
目前,光山培育发展 店2万余家,电商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随着光山羽绒、麻鸭、油条挂面、月饼等大量特色农副产品“线上线下”热销全国,油茶、绿茶、香菇种植、养殖、广泛发电、乡村旅游等多点开花,“光山十宝”“光山羽绒”等特色产业品牌持续叫响,光山农民致富增收的门路进一步拓宽。
在光山县,“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早已深入人心。光山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拓展脱贫攻坚阵地,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信心十足做强制造业
9月17日的郑州,秋雨温柔呢喃,携韵带章。当天下午,在河南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展厅,他听取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进行海外并购、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情况介绍;在企业车间,他仔细观看液压支架操作演示,详细询问生产情况,与员工们亲切交流握手。
回想起总书记考察时的场景,在场员工无不激动兴奋;听了总书记肯定与嘱托,大家对做好做强制造业更加信心十足。
鼓励大家把液压支架干好 制度改革经验可以推广
“总书记足足在这里考察了近50分钟,我们感到很兴奋。”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调研员冯占群想起站在总书记身边的一幕,仍是激动。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郑煤机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冯占群在这里工作了50年,与祖国同岁的他曾在退休后又被返聘回企业。从郑煤机当年几近崩溃破产,到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从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突围,到如今成为全球重要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冯占群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在他看来,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因为有了好的一把手、好的产品、好的机制,才有了郑煤机今日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煤炭行业长期低迷影响,郑煤机近乎破产,资产负债率超过117%,职工工资拖欠8个月,人员流失严重。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进行了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为代表的机制改革;以“产权优化”为代表的体制改革;以“转型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代表的高端智能制造结构性改革,大刀阔斧,将郑煤机拉了回来。
这些过程与成绩,在当天也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与认可。17日下午,在离开郑煤机总装厂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员工们中间进行了讲话。冯占群说:“当时我们围在总书记身边,他和我们亲切握手后,讲话肯定了我们机械制造工作的成绩,同时也肯定我们企业的党建工作,他说,我们制度改革的经验可以在全省、全国推广!”
(冯占群在车间内检查液压支架)
冯占群更为激动的是总书记对他们的鼓励,并提到了他们行业设备的专业名词——“液压支架”,“当时大家都很振奋,总书记还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方向。他提出我们要建设制造业强国,要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总书记在车间里与员工亲切交流
关心企业智能化
在郑煤机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企业的创新与智能化制造。行走在车间里,站在液压支架旁,他都详细向员工了解情况。
(液压支架)
“当时正好走到了我的工作岗位,我就站在总书记旁边。总书记亲切地问了我几个问题。”苑少冲说。
(苑少冲)
董事长焦承尧介绍,企业目前一个月生产液压支架1200架——1500架,最多的时候年产量能达到2万架,虽然目前没有达到最高,但生产总体的任务量很大,产品现在占据了全国液压支架生产销售的40%以上。总书记听后点了点头。
不辜负总书记嘱托 做强制造业再上新台阶
壮丽70年,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从河南制造到河南创造,从河南产品到河南品牌,河南工业转型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迈进。郑煤机就像是河南制造业的“缩影”。
如今的郑煤机,已从曾经单纯的生产变为设计、制造、组装、交付全流程服务客户,产品打进了俄罗斯、土耳其、印度、越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际市场,并通过海外并购进入到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全球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络。
(机器人焊接群)
“我们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下一步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把党建搞好,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现在客户的口碑说明我们干的还不错,但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比如在细节上、自动化上和国外还有差距,如何提高智能化的比例,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还需要再上台阶。”冯占群说。
大家都想和总书记站在一起
以前觉得这里景美
现在觉得景里含着情
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总面积达202平方公里,这里是黄河的中、下游分界线,又是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过渡带,黄河成为悬河的起始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奇险荡阔的大河风光,还可以看到黄土高坡的独特风貌及广阔无垠的黄淮平原,可以说,这里荟萃了黄河流域最精彩奇特的观赏奇观。
据悉,习近平总书记远眺黄河的地方,就是景区临河广场的观景平台。今天上午,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过来拍照,大家都想着站一站总书记站过的地方,站在他的视角看一看黄河。
市民:大家都想和总书记站在一起
在不少市民们心里,总书记前来视察,为的也是站在百姓的角度看一看这一方热土、一条大河。
来自安阳的应先生说,自己12年前上学时曾经来过这里,那时候黄河边草还没有这么密,到处还都是大片黄土。“这次知道总书记来看黄河,我专门也过来看看,发现这里现在变化确实大,草也绿了,水也大了,就好像走在画中,这说明党和国家对环境确实非常重视。”
“谁心里有人民,人民就和谁站在一起”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安澜一直是习近平心中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如今,再次行走在黄河岸边,一幅“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和谐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也再度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
讲解员:总书记牵挂黄河安澜
在一起
“特别激动,感觉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在黄河博物馆,习近平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他不时驻足端详陈列的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和图片图表,就有关问题同大家探讨交流,充分肯定中华民族在同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展现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总书记驻足黄河河防图前
黄河博物馆的展览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人水和谐”。总书记参观期间,张笑蕾一一对五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整场讲解中,我们主要以华夏文明的兴起和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对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介绍。在序厅部分,我以毛主席对黄河的深厚感情为开篇。毛主席在1947年写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之后,心情很难平静,带着警卫远看黄河,说出了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那句名言: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在第一、第二展区,张笑蕾向总书记介绍了黄河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孕育,在第三、第四展区,她讲解了历史上的治河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治黄史,在第五展区,对黄河所面临的水资源断流和污染问题、目前的治河理念和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她留意到,每到一个展区,总书记都看的非常仔细。
除此之外,馆内珍藏的“郑工合龙处碑拓片”也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块碑是国家一级文物,由清代河道总督、著名收藏家、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吴大徵亲笔撰写。碑文上记录着光绪十三至十四年,黄河在郑州十堡东决口,历经一年堵口修复的过程,是研究黄河特大堵口工程的重要参照。这次堵口花费了约1200万两白银,相当于岁入的四分之一。同时,在这次堵口中,人们首次使用了水泥、铁质轨道车和电话,开了近代技术治河的先河。”
“他非常和蔼可亲,对黄河情况了然于胸”
为总书记做讲解,有什么感受?
“他非常的和蔼可亲。”站在博物馆的序厅,张笑蕾笑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在张笑蕾看来,这次经历对工作已经二十多年的她来讲,会是一次新的激励。“我1997年从部队来到黄委会,2012年9月开始在黄河博物馆工作。虽然已经讲了七年,但面对总书记,还是觉得自己对黄河的历史和目前的相关数据掌握的不够深。”
▼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