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军龄最长的兵:训练间隙写万字操作规范被喻“定海神针”

临近国庆节的一个凌晨,喧嚣了一天的首都北京,迎来了最宁静的时刻。这时,在长安街沿线的高架桥、岔道口、街道边,出现一名老兵的身影。他手持各种仪器,边观察边测量,还不时做着记录。

这名老兵名叫夏建陆,是火箭军某装备方队技术保障人员,一级军士长军衔。入伍已经30年的他,是这次参加国庆阅兵兵龄最长的老兵。

火箭军方队训练 通讯员何喜庆 摄

翻开夏建陆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数据,画着各种草图。“我们的导弹战车超长、超宽、超高、超重,必须量好测准了,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这名49岁的老兵说,“就像我们平时执行发射任务一样,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夏建陆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但他爱学习、爱琢磨、爱创新,数十项“草根”发明得到推广,上百次让老装备“起死回生”,数十次建功导弹发射场,带出了数百名徒弟,先后2次荣立二等功,荣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入选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

火箭军方队训练 通讯员何喜庆 摄

官兵都说,夏建陆是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生活中的他不善言辞,但给战士们讲起液压、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知识,他总是滔滔不绝,生怕漏了哪一点。

方队受阅队员、四级军士长谢志刚和他来自同一个连队,在谢志刚印象里,夏建陆非常爱学习, “电梯和起重机维修中级证书、电工维修技师、航天电装工高级技师……都被他收入囊中。”

当兵30年,马上就到了服役最高年限,夏建陆对军营颇为留恋,先后经历两型导弹武器的他,最舍不得的还是导弹号位,梦想着能亲手操作新型导弹武器。阅兵训练间隙,他认真梳理记录了30年的专业笔记,撰写出一本数万字的操作、保养规范,准备在退休前交给连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