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 讯:面对边搬迁边生产的双重境遇,为尽可能降低搬迁对生产的影响,洪都公司首批搬迁单位统筹策划,紧密安排,各单位联动响应,为生产凝心聚力,上演为期4个月的生产搬迁大作战。
统筹策划 有序推进
2015年6月4日,洪都公司发文要求主生产单位实行超常规工作制,大干4个月,为搬迁腾出时间。实际上,钳焊液压附件厂等单位早在3月份就启动了劳动竞赛,响应特殊时期任务的同时,激励员工干劲。
此外,针对自身特点,各搬迁单位克服生产难点,合理安排生产,做好搬迁前的生产冲刺。数控机加厂生产紧张,下料、计量、钳工三方面成为生产瓶颈。为了破除瓶颈问题,在下料上,针对40mm以下的板材增加3台电动切割机下料,较好满足了工段生产需求;计量工段由一群女工组成,她们由原来的二班倒工作模式变为三班倒工作模式,一群娘子军舍小家顾大家;分厂及时开展多工种培训,让数铣工掌握钳工技能,在紧张的生产形势下,这批多能工也不负使命,解了燃眉之急。
钳焊液压附件厂根据洪都公司调整后的生产计划制定了新的 络节点图,对瓶颈工段进行周计划排产;将受加工设备影响较小的工种安排在最后搬迁,并按两周内恢复生产的目标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搬迁不影响零件交付。机械加工厂确认“以搬促产”原则,结合设备搬迁计划,对各型号任务进行倒排,按搬迁前准备、搬迁实施过程及搬迁恢复阶段进行部署,保障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机械加工二厂根据生产进度,提前联系好相关单位对部分零件进行热处理和理化缺陷检测,保证搬迁过程生产不中断。
保障联动 配套迅速
死守生产线,集公司之力打通搬迁与生产通道,洪都公司各单位联动保障。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从生产管理、技术改造、检验配合、工艺等方面快速响应,确保第一时间解决搬迁生产单位的问题,加速推进生产进程。
科研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全年科研生产经营计划,结合搬迁安排,组织生产系统进行中期生产分析、评估,优化下半年计划安排,指导生产作业。深入推进生产系统信息化建设,使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掌握航空工业城和老厂区生产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零件生产计划,努力使航空产品交付不受影响。
首批搬迁单位在搬迁前提前安排零件生产,这意味着每天的零件生产量比以往要多,及时检验才能保证顺利生产。为此,检验部门要求工序检验配合整个车间的所有二班或三班,做到生产现场不离人,零件检验不积压。与此同时,检验部门成立了搬迁领导小组,提前制定搬迁方案,组织评审,并做好无损检验站人员的工作安排。
越是关键的时刻,越需要各条战线的密切配合,采购人员奔走在各生产厂家确保原材料和成附件供应,保密、质量、文化宣传等党群部门也不遗余力保障搬迁和生产,全公司上下戮力同心,围着共同的目标联动发力。5个搬迁先遣部队正集中力量完成缺件,争取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全力保障航空产品部总装交付不受零件的制约。此刻,洪都公司上下一心,鏖战正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