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一座座高楼大厦好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诸多的高楼建筑中,混凝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建筑行业里价值最大的核心材料,可以帮助建筑物更好地固定,进而充分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没有混凝土,这些高楼大厦就只是一群骨架。
和纸张、笔墨一样,混凝土早在古代就走入人们日常生活,堪称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对于混凝土的“祖籍”,却有国内与国外两种说法,到底谁才是混凝土真正的诞生地呢?
其中一种说法是早在古罗马时期(公元前9世纪开始),当地的人们用火山灰混合石灰,砂制成的天然混凝土就已经在一些建筑中开始使用了。由于天然混凝土具有凝结力强,坚固耐久,不透水等特性,所以一经使用就在古罗马全国得到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罗马建筑结构的发展,而且拱和穹顶的跨度上不断取得突破,造就了一大批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型公共建筑。那些经常出现在银屏的古罗马建筑群,或许其中就有由混凝土建筑的。
另一种说法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凌家滩遗址,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是一片约5000多年前的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哪里的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尤其是在房屋的建造中,发现了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这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非常相似。
从以上两种发源地可以看出混凝土最开始被人类发现并利用是来自公元前9世纪的古罗马时期。一直到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并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从那时开始,混凝土才真正被大众所熟悉并接受。随着混凝土的普及应用,混凝土泵车也开始兴起,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为工程建造提供更多的帮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