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机械液压系统—带变量泵的负载敏感系统(中位负 载敏感系统)

基本回路

该系统的核心, 是以压力补偿和流量补偿式变量泵, 取代压力补偿器和定量泵。如驱动设备无需流量, 则先导油路接油箱, 差压控制泵输出流量, 以补偿较低循环压力下的回路泄漏。当方向阀作用时, 先导油路接负载压力, 液压泵输出最大流量, 直至节流口处达到泵控器所需的差压。因此, 泵压总是比负载压力高出这一控制压差。

带变量泵的 LS 系统(CCLS 系统)

扩充回路

这一扩充回路与定量泵的负载补偿系统具有相同的特性, 也即该回路需要一个梭阀, 可能还需一个压力补偿器。

CCLS 系统的扩充回路

中位油液循环 P → R 的压力损失

当全部的阀都在中位时, 泵控器与油箱相连。液压泵进入零位区域并减小压力, 直至到达待机压力; 且继续输出流量, 以补偿待机压力(约 15-18 bar)下系统较低的泄漏量。此时的系统功率损耗较低。

功率细分

在高精度控制区, 液压泵的输出正好是驱动设备需要的流量。这时, 泵的输出压力比负载压力高, 高出的数值等于泵控器的控制压力(约 8-10 bar)。从能耗角度来说, 这种高精度控制最为优越。

如需多个驱动设备运行, 则泵控器调到最高负载压力。输出流量准确地等于驱动设备需要的流量。相比其它系统, 这一系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CCLS 系统的功率损失

功率界限内的特性

当最高负载压力达到溢流阀开启压力时, 液压泵的压力输出不再增大。这时, 变量泵输出最大流量; 此时的系统特性, 类似于恒压系统。同样的分析, 也适用于驱动设备总理论流量高于液压泵输出流量的情形。

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 对于驱动设备的压力和流量调节, 功率损

耗较低

– 中位压力和流量低

– 液压泵使用寿命长

– 对不同驱动设备可达到高精度的控制特性

– 可不需油液冷却器

缺点:

– 成本较高

– 需要另外的先导油管到液压泵

– 系统较为复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