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潮汐车道的特点是运用特制水马代替原先的护栏。整条潮汐车道全长2公里(双向4公里),由1000个红黄相间的可移动“水马”组成,“水马”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造价不菲,里面装满了水泥,每个水马重达50公斤,在抗撞击上能起到的作用与水泥墩差不多。
王乐解释说,前两代潮汐车道都是采用灯控潮汐车道,没有办法在任何快速路上使用,但是深圳最拥堵的地方往往是在快速路上,因此只有第三代潮汐车道才能在快速路上进行应用,全程物理隔离能够保证行驶安全,防止对向车道相撞。灯控时可能会出现车辆偏移,发生车辆对撞的危险。
“此前在此路段试行过潮汐车道,那时通过人工方式改变车道,花费时间太长,反而造成高峰期拥堵。这次通过作业车自动分配车道,整个潮汐车道走起来非常通畅。”昨日,第一位走布吉路潮汐车道的司机陈先生说,自己留意了最新政策,特地走潮汐车道,速度提高了不少。
王乐表示,在潮汐车道试行期间,早高峰布吉路北往南方向车辆达到每小时781辆,相当于单向效率提升20%,随着车速的提高,通行效率最高可提升至25%。
根据交警部门的流量数据监测,昨天早高峰布吉关通过车流量为4600辆,未启用潮汐车道时是3700辆,单方向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约24%。下一步,深圳交警计划在红岭北路和皇岗路、福龙路等路段推行潮汐车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