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句《太湖美》中的歌词很多人耳熟能详,而如何保住这美丽的太湖水,一群工程建设者正在身体力行。他们就是正在建设国内最长湖底隧道——太湖隧道的中交三航局建设者。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 规划中“横六”的组成分,将形成沪宁间的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太湖隧道是该项目的关键性、控制性工程,项目全长10.79公里。
在项目部搭建的太湖临时码头上方,一条高约6米、总长达700多米的“V字形”空中带式输送机,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在这条全封闭的高空履带里,施工所需的砂石料等原材料被“悄悄地”运送到了200米外的混凝土供应中心。再通过两条长约200米的皮带机,所有砂石料被精准地下料在12个料仓的指定位置。下料完成后,4台高空雾炮机不间断地喷洒水雾,把扬尘“扼杀”在料仓里。
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控制,该项目则一直坚持“无死角”的原则,分区分段分时进行精准控制。比如,水上施工部分采用围堰明挖法逐段施工,打桩均在钢护筒里进行,缩小噪音辐射面,降低施工音量。他们还对“三航桩9”的桩锤进行了改造,用低噪声液压锤设备代替强噪声的柴油锤设备,由原来的180分贝降至现在的85分贝,大大降低了噪音。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太湖,“三航桩9”在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维修后,其含油机舱水及机修污水每次都由专人收集后送至指定地点。
今年年初,项目党支部还在无锡滨湖区马山街道七里风光堤边开展了“以渔养水,以渔控藻”的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放流鳊鱼、鳙鱼、鲢鱼等鱼苗21吨,螺蛳、河蚬等底栖动物10吨。一尾尾鱼苗通过项目部自建的滑道涌向太湖,成为湖里的新“居民”。
不仅如此,清除太湖水域及周边社区的白色垃圾也是项目部长期坚持的活动之一。每季度,项目部的志愿者们都会拿起扫帚和火钳,对项目周边的社区、道路上零星散落的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清扫,为太湖的“颜值”保鲜。
对于保护太湖水而言,除了水质不可降,水域面积也不可少。“我们建设了一个27亩大的湖中岛,这意味着水域面积减少了27亩,所以在宜兴还湖,做到了占补平衡。”李宝枝说。
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是为了“太湖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