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经开区:“四项举措”落实落地助企政策 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漯河经开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全区上下紧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业主责,以强化管委会自身建设为切入点,狠抓管委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加大纾困帮扶力度,不断推动助企政策落地,实现了国考进入全国百强,省考连续三年全省第二,营商环境全省经开区排序第三的好成绩。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按照“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坚持“政府的事政府必须办、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办”,并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努力做到”为工作原则,完善了项目建设“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作为指挥长、一个区级部门作为代理单位、一套项目建设服务流程、一套红黄蓝绿四色跟踪问效方法”,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同时,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开通服务企业热线电话,及时有效解决企业问题。比如,在本轮疫情期间,为企业疏通供应链堵点,通过微信群、电话通知等方式收集企业运输车辆信息,发放600多张各类车辆通行证,有力有效保障了企业原料进的来,产品出的去。近期,该区118家物流企业,7132辆运输车辆全部建档立卡,完善出返 备制度,有效保障了物流车辆的运输能力。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强水电油气热等生产要素调度,成立服务企业要素保障工作专班,设立热线电话,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对企业生产要素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行。并积极引导企业实现区内原材料供应小循环,能在区内实现的绝不出区,能在市内实现的绝不出市。

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区金融办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合作,宣传金融惠企政策,破解中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借助区属担保平台公司及与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合作成立的再担保公司的担保作用,为企业提供担保和过桥服务,每年金额都在10亿元左右,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解决了资金要素问题。同时,与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实融资租赁集团合作设立了辣味面制品、食品辅料、液压科技三支2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和5亿元规模的设备租赁公司,以此助推企业逆势发展,为“十四五”期间区内再培育两家以上主板上市企业奠定了基础。

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建“三联体”作用,按照骨干企业、重点企业、规上企业、一般企业的复工复产顺序,分包企业干部逐企进行地毯式摸排,上门指导,为企业复工复产“开小灶”,详细讲解复工条件,督促企业上好复工复产“第一课”。并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突出企业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明晰部门、属地的监管职责,形成纵到边、横到底的防疫闭环责任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党工委、管委会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统筹运作、调度指挥,确保产业链要稳,供应链要保,进而实现物流其畅、疫防其源。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71家,复工复产150家以上,重点企业达产达能95%以上。其中,统一集团实现了同期50%以上增速,协鑫集团实现了同期产值翻番的可喜成绩。

截止本月底,开发区已完成全口径区级留抵退税1.2亿元,缓征税款6500万元,减费降费1200万元,兑付各类惠企政策1.9亿元,不断提高政府落实惠企政策的能力,切实打通了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