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30分,太阳还没有露头,但是在常泰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90后塔机机长杨斌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常泰长江大桥是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达1176米、主塔高352米,根据大桥主塔吊装施工工况,需在35米幅度位置将240吨的桥塔节段吊至350米高度。此前市面上没有满足该需求的塔机,只能为其“量身”定制。W12000-450塔机重达4000吨,额定起重力矩达12000吨米,最大臂长75米,其最大起重重量达到45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相当于可以一次起吊300辆小轿车至130层楼的高度。
新设备最终要解决吊装控制精度要求高、吊装设备抗风能力要求高、设备吊装碰撞风险高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中交二航局副总工程师杨秀礼表示,“我们从设计、材料、制造、机电、控制等方面反复论证,确保设备的智能化、可视化操作。”塔机搭载的ETI2.0智控系统,实现塔机极限过程的数字化安全管控。采用大功率超高压供配电技术,有效解决桥梁高塔施工的供配电难题。顶升为多面多缸同步顶升,同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同时,作为全球首次开发的万吨米级上回旋塔机,该塔机设计方案评审、制造加工、现场拼装、荷载试验等经过多次实验及论证,其性能完全满足常泰长江大桥的建设需求。
上午9点刚过,塔机操控室孤悬在半空中,无遮无挡,被高温全方位包围,虽配备了空调,可由于室内密不透风,感觉每天上班都是在蒸桑拿。即使如此,杨斌在操作过程中全程精神高度集中,配合工人转运钢筋、木方、模板,依照信号工的指令起吊,哪怕在很紧急的情况下,也坚持不绑好不起吊、不停稳不下钩,安全第一。“能在这样一个‘国之重器’上进行操作,想想都会让我感到兴奋,这点热又算什么。”在杨斌看来,迎着耀眼阳光,这种“向上、再向上”的高空生活每天总会让他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正是有诸多像杨斌这样的建设者和操作工,历经8个多月的现场安装与调试,日前,该塔机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建筑起重机械领域多项空白,有了这台设备,钢筋可以在工厂内快速拼装成型,再整体运输到施工现场起吊、对接与安装,减少高空作业人员达60%以上,降低了安全风险。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时代的进步从施工模式的嬗变中得到充分体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