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勇:扎根实业四十载 开创富村强企路

胡士勇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去贵州参加过支援“三线”建设,回乡后,他先后在周庄钣焊厂、周庄焊接厂工作,并任厂长。1989年,胡士勇被推荐为孟巷村(华宏村前身)村委会主管工业的副主任,懂得统筹的他将自己办的焊接厂和村里的其他几个小厂整合起来,成立了机械铸造厂。勇于创新的他,又邀请了几位机械工程师、液压工程师进企业,一起商量设计、制造方案,在熬过了无数不眠之夜后,1990年,胡士勇敢为人先生产的环保类产品液压打包机,填补了市场空白。经过不断改进,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面对首战告捷,胡士勇说:“搞科技开发好比吃螃蟹,看上去螃蟹像个怪物无从下手去吃,可是一旦把它剥开摸着门道,吃起来味道还真鲜美。”

1994年,在胡士勇的带领下,孟巷村成立了江阴市华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在那一年,全村销售收入从他刚上任时不足500万元飞跃式地上升到了5000万元,一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2017年,华宏村GDP达到了204亿元,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余元,成为江阴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线。本着“铸华夏品牌、创宏伟大业”的初心,胡士勇以机械制造为基础,创建了华宏集团,并逐步向其他工业领域拓展,先后创办了华宏橡塑、华宏化纤、华宏合成革、华瑞塑胶、华宏医药、新华宏铜业等多个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具有华宏特色的经营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优质发展,用知识助力企业腾飞。胡士勇坚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使企业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2002年,同济大学工商管理MBA课程到江阴开班,已是“知天命”的胡士勇硬是 名,当起班里年纪最长的“学霸”,不管多忙每周必上三天课,通过理论实践的结合,他提出了“优化转型创新业、经营资本求突破、精益管理升效率、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发展理念。“必须学到老才能干到老,否则想干也干不好。”这是胡士勇常说的一句话。他通过人才引进、构筑平台、拓宽合作等途径,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使产品研发成果不断,华宏科技研制的卧式液压全自动打包机和城市生活垃圾压缩机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华宏科技也被认定为国家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和宏精工,他投入巨资自主研发高等级无缝护套铁路贯通地线,该项目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填补了贯通地线的空白,2018年,中标郑万和太焦铁路工程,打响铁路信号电缆贯通地线领域第一仗,再次用创新的力量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作为华宏村党委书记,胡士勇最关心的是村民的冷暖,最在意的是村民的收入,他把全村90%以上青壮劳动力转移到企业就业,为村民承担新农合保险、自来水费、有线电视费,并先后投入4亿多元,用于华宏世纪苑住宅小区建设,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华宏生态园,如今一项项优渥待遇温暖人心,一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一处处绿色风景赏心悦目……华宏村成为一个幸福村、和谐村。

“企业家既要挑得起改革重任、发展大任,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胡士勇倡导成立了江苏华宏慈善基金会,全国各地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华宏人只要闻讯就积极捐助。华宏集团还一次性认捐江阴市慈善基金1000万元,把大爱之心传递到整个社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