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工科男,回顾平生:(1974—1984 )竟学了三个专业 !近六十门课!
( 一 )、【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专业 】 (1974.9一一1977.12 )工农兵大学生,号称:“七四届 ”
当年,我们除了基础课:《 大学英语》( 老师:过小宁,南京师范大学七二届毕业生。后:张老师,一个老教师,名:忘了)(教材自编)、《高等数学 》(上、下)(同济大学 樊映川编著)(老师:陈林发 ),《普通物理学》(全国统编教材、上、中、下、程守诛 编著)(老师:吴、范建中)、《机械制图 》(本校 王士贝 等编) 《理论力学》(潘君拯教授)、《材料力学》(倪德耀教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 》(工科统一教材 )教师:张(男,与外语老师张是夫妇)等基础课外、所学专业课程有:《机械传动学 》、《金属切削刀具设计》(本校:李汉中 编著)、《 液压传动》(本校:陆一心 编著)、《机械工艺与机床设计》(本校:郑岳、金瑞琪编著)、、、校任教后,正逢七七、七八两届大学生相隔半年后进校:电工电子学教师青黄不接、听从学院当年的教务处处长 赫德元 动员安排,自 家门并分配去学校 【 普通电工电子教研室 】任助教。(当年教研室主任:陈金华)。按照当年学校教务处安排:在做好助教的同时,要求每位改专业去《普通电工学 》教研室任助教,必须选修必备的课目,例:《电工学》(秦曾煊编著),另外专业基础课有:《工程数学 》:(线性代数、场论、概率论等)、《高等物理》、《电磁场理论》、《工业电力拖动》、《电机学》、《半导体理论 》、《数字逻辑电路 》,、等到学校专门培养了三个师资班:“数学师资班 ”、“ 电工师资班 ”、“力学师资班”学生会毕业后,我们这群当年工农兵学员留校助教被要求改行!(我们当时戏称为:“转业”)当然,我们中也有优秀者考研录取成功的:如:我的师兄罗新民,靠自己的努力转换了“工农兵学员成份”。我当年也曾 名考研了,可惜有些好高鹜远而名落孙山!(两次分别 考: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医用电子方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用电子仪器设备方向”、结果都名落孙山!历史沿革真的是开了一个大玩笑:今天我在海南拥有的“海南大岛茂贸易有限公司”,专业营销医用电子产品!
言归正传:后来留校生中、有些去了行政、基建、有人去了总务,食堂。我:选中了去学校图书馆。先后在图书馆从事“中文编目”、“文献检索室”等工作。【 三 】“图书情 专业”:1983年~1984年受学校委派,赴大连理工大学(当年的大连工学院),参加教育部图工委举办的“全国高校图书、情 第三期干部进修班”。全班六十六个同学,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六十六个高校。进修课程:《 图书馆学概论 》、《图书目录学 》、《图书分类学》、《期刊学》、《情 检索与利用》、《文献学》、以及 《近代世界图书馆变革》、《电子信息的处理与传输》、《未来知识载体的变化》等三次专门讲座)(由教育部、图工委、北京大学、等请来的教授讲座 ,令人震动!
综述之:一生平庸、历经三个专业:【 机械 】、【 电子 】、【 图书情 】,所学甚多 ( 共计 六十门课程左右)均浮光掠影、未能聚焦一点,一生並无大的建树 !颇为遣憾!较为出彩的是:1984年参加《大学图书馆通讯 》杂志举办的“图书情 知识竞赛》,我荣获了一等奖(共两位),奖金两百元。这在1984年:月工资仅45 ~50元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非常高兴的事情!当即就花120块钱,去买了一辆《永久牌 》自行车!嘉奖自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