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本该是教科书式的人质救援行动,为何刺痛了美国人的心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候最好的部署安排也抵不过一场坏天气。1980年4月里的一天夜里,美国人就遭遇了一场这样的大灾难,虽然美军计划周密、行动隐蔽,但依然败给了恶劣的天气,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疼。

事件发生在,1980年4月,为了救回被扣为人质的驻伊朗德黑兰使馆人员,美国派出92名特种部队成员、6架C-130和8架直升机组成联合特遣队,发起武装营救行动,营救被扣押作为人质的66名美国人。

在外交努力失败后,美国人决心正式展开武力营救。营救方案代号“蓝光行动”,计划先派遣情 人员潜入伊朗,侦察有关情况,准备物资器材,待突击队到达时配合行动;同时组建一支联合特遣队,负责实施营救行动。

联合特遣队主要由营救分队(92人,来自布拉格堡反恐怖特种部队,指挥官查理·贝克韦斯上校)、直升机分队(8架RH-53D,指挥官查理·皮特曼上校)和C-130分队(3架运输机和3架加油机,指挥官詹姆斯·凯尔空军上校)组成。

按照计划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6架C-130运送突击队员和燃料进入伊朗境内的沙漠机场1号地点,第二阶段直升机中队与营救分队汇合,并前进至德黑兰东北部丘陵地带,到晚间,突击队乘坐事先准备的车辆潜入德黑兰,然后兵分两路营救人质。 第三阶段,搭乘直升机撤离至德黑兰南方80千米处的3号地点,坐C-130撤退。

4月23日,行动正式开始,美国人的“噩梦”也随之拉开了序幕,先是24日8架直升机中,6号直升机突发状况,必须弃机,然后8号直升机收留了6号机组,随后而来的沙尘暴,让编队中多架直升机出现状况,5号直升机罗盘失灵,撤出行动。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直升机分队于25日0时50分至1时40分,陆续抵达1号地点,但“噩梦”才刚刚开始,在给直升机加油时,美军发现2号直升机液压系统失灵,无法执行下一阶段任务,这样一来,能继续任务的直升机仅余5架,但第二阶段任务至少需要6架直升机。

美国人只能选择放弃营救任务,开始撤离。在撤离中,美国人自乱正脚,一架直升机的螺旋桨划破为其提供燃料的C-130的机身,2架飞机顿时被大火吞没,直升机上3人、加油机上5人被烧死,另有5人被烧伤。为避免更多的伤亡,美国人放弃了将剩余直升机,全部乘坐C-130返回。

25日,3时30分,5架C-130陆续从1号地点起飞,沙漠之中的美军留下了8具尸体、5架直升机和2架飞机残骸。此事,对美军影响极大,特别是对装备、气象等方面准备不足,最终导致行动失败,让美军高度重视直升机防尘措施,为日后海湾战争中,沙漠中直升机的保养、使用打下了基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