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里,潍柴“三高”试验队测试发动机的各项数据。潍柴供图
为了更有价值的数据,试验途中不幸遇难
对于潍柴“三高”试验队的队员们来说,2011年10月14日,是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天。就在那一天,试验队的队员丰东旭、于超、赵蒙生,在青海格尔木试验途中不幸遇难,最年轻的只有26岁。其实,头一天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所有试验任务,但是他们主动要求再试一次,再爬高一点,再多拿回一些更有价值的数据,把这款发动机的高原性能做到最优。
所谓“三高”试验,就是指在高温、高原和高寒区域的极端环境下进行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测试,这是发动机研发的最后一环,对新款发动机能否第一时间极具竞争力的占领市场至关重要。
高温,每年最热的时候,试验队到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进行高温试验。试验队队员一待就是一个多月。高寒试验更是辛苦,黑龙江黑河最冷时气温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每一名队员的手、脚和脸上,都长过冻疮。而在高原上更是挑战队员们生命的极限。试验的海拔高度通常在3500米以上,最高到达5200米。头晕恶心、心慌无力、鼻子流血,那都是常有的事。
带着体温计出差,第一时间完成任务
在潍柴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中,不仅有一支“三高”试验团队,还有一批先进技术的研发者和攻关者。
杨国玺是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也是第一批赴德交流的工程师,还是“发动机+林德液压”的动力总成项目的中方负责人,2019年6月9日因突发重病不幸离世,去世时只有32岁。
潍柴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回忆到,在杨国玺去世的前一个星期,还带着体温计出差。当时,长沙的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前期派了一位工程师去,但排查了半天却解决不了。左思右想,还是只有杨国玺能解决。尽管那天杨国玺发烧发到39度多,但是依然买了飞机票,第一时间就赶往客户那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临上飞机之前还开玩笑,不会因为发烧太严重就不让上飞机了吧。”李杰回忆说,没想到这次出差回来一个星期左右,杨国玺就因病去世,说到这里,李杰有些哽咽。
数千人研制发动机,重奖顶尖人才
很多人问过吕文芝,为什么要进行“三高”试验?而吕文芝总是回答,“做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为了所有潍柴人的梦想。
丰东旭、于超、赵蒙生、杨国玺,他们所代表的是“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是潍柴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是潍柴精神的一个缩影。连续十五年,潍柴大规模引进优秀毕业生和全球中高端人才。到现在,发动机板块研发技术人员达到数千人,聚集了一大批科研“疯子”人才。
“让创造价值的科技人才真正实现价值、名利双收。”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曾在讲话中提到,要加大正面激励、增量激励、及时激励,让更多顶尖人才的薪酬达到百万级、五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打造行业最具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