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油缸,一次少见的焊接接头崩掉损坏形式
油缸损坏的故障形式多种,比如活塞密封磨损的内漏,杆端密封磨损的外漏,缓冲孔堵塞导致的行程不到位,活塞与活塞杆的分家另过,活塞杆弯曲,活塞杆螺纹端断裂,活塞杆划伤,缸筒划伤,底座崩脱,端盖崩脱,缓冲套脱落,端盖与缸筒的螺纹连接自己旋出或者缸筒螺纹强度不足脱出……损坏形式五花八门,屡见不鲜。
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在河北一家厂的高炉炉顶放散阀油缸的有杆腔接头打爆崩掉一事。
原因,比例阀控制,活塞杆缩回甫一
打开,高温煤气膨胀压力下放散量大,放散口开度不足,导致起始放散速度极高,油缸无杆腔回油跟不上节奏,压力反弹,传递给进油的有杆腔。有杆腔进油压力与无杆腔反弹压力叠加,突爆超高压把接头崩脱,油液飚出。
这种损坏形式,深处追究:放散阀结构,油路设计调整,都有问题,都可以单方面做出来弥补的措施。至于油缸的接头焊接强度,也是一个因素。
放散阀油缸受力,没有细致入微地考虑到放散快速冲击带来的后果。
每一次放散,接头都要受一次内伤,积攒多了,终于顶不住了。
那晚从十点多上到七十米高左右的炉顶,一直待到第二天上午九点才下来。
时为隆冬季节,寒风吹着,高处炉顶又晃晃悠悠,实在冷了,就背靠到煤气放散管道上暖和一下。
液压师傅领着三四个徒弟,外加几个机修过来协助的,不大的炉顶平台,挤了我们十多个人。
高炉投产一年多,油缸还没有拆装过,销轴锈死,框架紧凑,手脚腾挪不开,无论如何敲打,销轴纹丝不动。无奈,只好割除,割除过程花了几个小时才完。
割完清理,然后装配,焊接,乱糟糟又忙个不停。
我本来在项目部负责另一座高炉的液压系统安装调试,生产的这座高炉也分给我做技术支撑,支撑一下现场液压维修班组。刚好晚上值班,所以跟着加班也就少不了。
白天上过几次炉顶,看着粗大的钢铁管架,到了高处,却随炉内的冶炼,随风口吹风,随机器轰鸣,总是晃动。小心翼翼,眼望下面,渺小而开阔,心口发跳,腿不觉总是略有点发软。
从业以来,那次油缸焊接接头崩掉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一个接头崩掉,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机械结构设计的诸多不到位,液压系统油路回油的流量排放应对欠缺,高压冲击的预判不足。
想起大吨位锻压设备的油缸油液补偿控制,细微末节无不面面俱到。
我们非标制作的设备工装,却总是意外故障,不尽人意。
无论是设计还是调整,都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偏偏问题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炉前操作工说,炉顶就像天女散花一般到处都是飞溅的油花。
一处疏忽不周,是一堆人一夜的辛苦,是烟花一般到处喷洒的油液,是工装设备开膛破肚的手术。
术不可不慎,其言不虚。
存敬畏之心,历来确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