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围绕“降本促效、提质增效、科技创效、减人提效”四方面,详细制定了降低煤炭可控成本、深入对标挖潜、优化生产设计、推进“五工”转移等20类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的事项,明确了管理目标、责任单位,并制定了41项具体保障措施。
下足降本促效“绣花功”
“像抓安全、保生产一样推进成本管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会计师张建峰说。该集团不断深化成本管控,牢牢抓住关键项目、细化管理流程、严格考核兑现,同时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过紧日子”的思想,保重点、保急需、保长远,坚决杜绝各种形象工程和浪费现象。通过完善成本管控措施,加强现场成本管理,该集团实行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对所属单位成本管控、非生产性支出进行严格监管,健全月重点调度和季全面分析制度,定期发布月度成本简 ,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经营目标完成。
梧桐庄矿坚持从优化设计入手,从源头上节支创效。针对八采南部地区地质现状,将准备巷道布置在胶带巷外侧,设法把断层落差降到最小,减少了200米岩巷掘进工程量,施工周期缩减了60天,节省掘进费用100多万元。
攥紧提质增效“金钥匙”
今年以来,峰峰集团跟紧市场、贴紧现场、盯紧客户,把提高煤炭质量作为提升效益的“金钥匙”紧紧抓在手上。该集团持续优化设计,狠抓现场管控,坚持煤矸分装分运等举措,全力提升煤质管理水平,提高商品煤的“含金量”。在煤质管理上,该集团加大源头控制,对生产矿厂严格执行“标煤制”考核,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煤质。对煤质完成较差的矿井实施部室联查机制,深入工作面、巷道进行摸排调研,查找影响煤质的因素,进一步细化完善管理举措。
大淑村矿安排专人对172404、172301等重点工作面进行巡查,对现场发现的煤质问题,采取“包人包面保质”的方法,保证煤质稳定。根据客户需要及时进行精煤配洗,并按照“日检查、周预测、月分析”煤质管理制度,对精煤进行检测,确保灰分、硫分合格,以质量赢得口碑,实现效益最大化。
跑出科技创效“加速度”
发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优势,峰峰集团积极推广应用沿空留巷、对接连采、旋转连采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单产单进水平和资源回收率。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四新”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各类设备的周转使用率,大力推广智能选矸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全力提升煤炭生产作业效率。
万年矿根据132159溜子道实际,及时引进煤矿用液压锚杆钻车,缩短支护作业时间,提高支护质量,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为前头支护作业提供了良好安全保障。羊东矿全面推进采掘机械化,积极引进无线载波通信控制系统、掘支锚一体机、钻装锚一体机等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的先进设备,有效提高了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
按下减人提效“快进键”
通过压减管理人员,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峰峰集团大力推行“五工转移”,地面服务单位向地面生产单位转移,地面岗位向井下辅助岗位转移,井下辅助岗位向井下一线岗位转移,女工岗位向男工岗位转移,管理岗位向操作岗位转移。强化劳动用工分析,开展常态化对标,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此外,该集团还积极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快“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步伐,有力助推了减人提效目标实现。
新屯矿改革工程施工、工资分配机制,推行了“单项工程+定员工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专项调查、核算费用、下达施工标准、确立工期等六步流程,对单项工程进行全面测定。坚决打破“大锅饭”,鼓励多劳多得,明确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自4月份实施以来,该矿职工的工作热情、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井下辅助单位累计完成单项工程40余项,减少人员25人,人均月增收480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