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模式”让党洼村变了样

11月11日,一到虞城县芒种桥乡党洼村,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粉饰一新的房屋墙面、整洁平坦的柏油路、碧波荡漾的荷塘……村支书李香莲说:“不像你们以前看到的样子吧,这都是县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帮俺村推行四种治理模式后的大变化啊。”

结合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虞城县政法委驻党洼村工作队尊重村情,带领村民推行“支部+小组”“公司+农户”“ 格+干部”“法治+民主”四种治理模式,让党洼村变了样。

“支部+小组”

村组长学会了怎样“领”

“以前不知道咋引导大家发展。现在村里让俺参与村务,对俺也是个提高。好多事情俺做到了,村民就做到了。”李庄村党小组组长党齐才说。该村按照“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要求,把6个自然村分为3个党小组,选出3个小组长,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村支部决议,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统筹、统揽和统领作用。

据村里老人讲,该村之所以叫党洼,还是在很多年前有党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民而来,因当地地势较洼,故命名党洼。后来党姓二兄弟分家,形成前党洼和后党洼村。进入新时代,村里一班人致力于村务建设,“支部+小组”让村组明确了努力方向,明白了该怎么干。

在后党洼村的街道上,党洼村史、党姓由来等富有文化内涵的村史赫然在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家风家训墙上看,从而增强了群众凝聚力。

“公司+农户”

村能人明白了怎样“带”

“在靳永军劳务公司干活,每天能挣150元,俺脱贫了。”村民党修昌高兴地说。

党洼村鼓励支持村经济能人致富创业,参与到村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两年来,该村注册在党洼的劳务公司有2家,精准扶贫合作社1家,在商丘注册1家。村委会与公司(合作社)密切合作,推荐有劳动能力无资金的村民到公司务工,吸纳无资金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精准扶贫合作社参股分红,仅此一项,就帮助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同时,利用“公司+农户”模式,把农户组织到公司企业生产链条上来,有效联结农户利益,推动社会治理,协助村“两委”化解了村民矛盾,让村能人明白怎样“带”村民增收。

“ 格+干部”

村干部知道了怎么“引”

五保户党齐有家门前种着红薯、茄子、番茄等。他一边除草一边说:“要不是村干部来引导,俺的生活真是一团糟。”

该村通过“三干联动”开展“三会融合”,行政村为一级 格,村支书任 格长,辖公道会、红白理事会、治保会,再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6个二级 格,分别由村“两委”班子成员任 格长,再以路巷胡同为三级 格,每户都有 格员联系,动员老党员、干部、村医、村民代表任 格员志愿者,负责本 格内政策宣传、户容户貌评比、文明户初选等,村民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村民党修芳家是二层小楼。在城里干装修的他,在自家庭院的墙边种满了花,他和妻子一边浇花一边说:“村里每月都进行卫生评比,咱得争第一名呢。”

“法治+民主”

村民明白了怎么“做”

“去年,俺被评上综治信用户,村里帮俺申请了10万元信用贷款,可帮了俺大忙了。”谢营自然村村民朱海军感激地说。

朱海军的海通液压管件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党洼村的谢营村民组。朱海军是村里有名的善人,孝敬父母,与邻里和睦。去年他被村里推荐为综治信用户,村里按照他的星级帮他申请了10万元贷款,从而解决了他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难题。

通过这种“法治+民主”的综治信用户评比带动起来的还有放手工活的刘丹丹,以及发展芦笋基地的李其杰,带动了村民增收,让村民明白了怎么“做”。

进村口不多远,李其杰正在自家芦笋基地里转悠。今年43岁的他以前在事业单位上班,从单位分流回家承包40亩地,引进芦笋种植,第一年就见到成效。每年麦播时期开始种植,一直能收到次年的8月,每亩以5000斤算,一亩能收入七八千元,同时带动30人左右的邻居就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